现在各教区的刊物杂志如雨后春笋涌现,也是凭着这种精神的激励,一大批文字福传者如:梅乘骏、张多默、张公显、刘文锦等年逾花甲、古稀的老人们为教会报刊辛勤耕耘,并且至今仍奋战在文字福传的岗位上。
如何能保持司铎的喜乐,而实际上,圣召越来越少,司铎们都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根据社会学对欧洲司铎的研究,得到以下出乎意外的发现:他们虽然有时会埋怨,但大多数都快乐。他们的生活带给他们许多喜乐。
使我们获得了拥有了更多灵粮、天上宝藏的机会;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将自己的一生年华作为祭品奉献在天主台前,我们才有机会在一次次弥撒圣祭中同饮基督的生命,在基督内成为相亲相爱的弟兄姐妹;神父,我们感谢您,感谢您如师长般
枢机表示,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医疗危机时期的感触上,也应能够有力地抗击世界上的悲惨境遇,如践踏人的生命和人性尊严的饥饿、战争和暴行。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讲解“祈祷”的主题,这一次谈到在祈祷中遇到的几个困难,如分心、枯燥和懈怠,需要加以“识别和克服”。在祈祷中不要因慰藉和枯燥时而交替的情况而泄气,却要有恒心。
枢机也谈到法国与梵蒂冈的百年邦交处于“积极”状态,“我们分担共同的忧虑,如生态,它成了圣座国际活动的一个核心议题,以及对疫情的管理”。不过,彼此“也存在一些分歧,如裁军及核问题”。
洗者若翰引述依撒意亚先知的话来告诫我们:“你们当预备上主的道路……一切深谷要填满,一切山岳丘陵要铲平……”(路3:4-5)天主的道路,不会像山岳那般高,也不会低如深谷。
我们共同家园的退化状况是一项挑战,需要“像其它的挑战那样,得到同样的关注”,如“严重的卫生危机和战争冲突”。做天主化工的守护人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一种“品德高尚的生命”必不可少的部分。
许多人特别是不信教的人不相信死人的复活,更不承认基督的复活,认为人死如灯灭,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
拉丁美洲,尤其是巴西绝大部分是青年,这是一个年轻人的大洲,教宗愿意与青年们相会,不仅是与那些在世界青年节表现出热情洋溢的青年、那些热心于教会组织的聚会与活动的青年相会,他也愿意和那些个人经历悲惨的青年如吸毒的青年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