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宗教自由受到承认,人性尊严也必受到彻底的尊重。反过来说,如果宗教自由遭到否决,正义与和平必将受到威胁。因此,每个人,不论在个人或团体生活中,在私人或公开生活中,都必须享有宣认自己宗教信仰的权利。
天主的话语就是创造和建设,既许必践,信实不欺。作为天主的肖像,我们也要传递优美的言辞,在天主的爱中,相互安慰,彼此建树,戒避谎言和欺诈,“只可祝福,不可诅咒。”
因为人是按照天主的肖像造成的,天主决不愿意将人类完全抛弃,祂必会为祂的救赎计划召选出一位信仰坚定,且服从听命的人——亚巴郎,并与他立下新的盟约,立他为新民族的始祖。
她也向教宗解释了这个愿望,并向他保证她必为教宗的康复祈祷:“我告诉他:圣父,我竭尽全力地祈祷,我将我的生命献给耶稣,好让您痊愈,而我却要离开......教宗笑了。我高兴地回家了。
因常常翻阅导致纸张蓬松,书的厚度已近乎寻常两倍奉献,直到最后一页曹西河老师爱读“信德”,每期必细读,并将好文章剪贴成册。
祂说,“你们因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这是一种更深的关系的开始——不再是隔着帘幕的询问,而是面对面的亲密。我们不再是无助的孩子,而是天父家中自由的儿子与女儿。
(迦2:20)祈祷结语:主耶稣,你不隐藏真理,你清楚告诉我们:作你的门徒需要代价,但你也许诺我们,谁愿意舍弃自我,必得着真正的生命。
《孔子家语》中还记载了孔子对以祖先配祭上帝的说明如下: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
耶稣说过:“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玛23:12)。使人拒绝福音的不是知识,而是骄傲;使人接受福音的,不是幼稚,而是谦逊。
再说,古人的智慧承认大自然并非《一堆偶然丢弃的废物》(10)供我们摆布,而圣经启示也叫我们了解大自然乃是造物主的恩赐,祂规划了大自然内在的秩序,好使人从中找到《守护和耕耘》(参见创2,15)(11)大地的适当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