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托管理物质财产的司库或管家,应该既不贪婪也不吝啬。他或她在决策时必须现实和审慎,应该把财产视为信托。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谦卑是管理者最重要的品质。
自私、冷漠、空虚、虚假、贪婪,以及膨胀的物欲,正在成为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的疾病,我们急需一种来自上天的医治。
教宗在讲话中批评指责了机关部门综合了贪婪、争夺政权以及缺乏革新能力的各种病态。在2016年1月21日的讲话中,教宗方济各还警示大家严防嫉妒和自私这样的顽疾!这些顽疾的危害不仅危及到个人,也会危机群体。
可是,他的兄长有一颗衰老的心,容许自己被贪婪、自私和嫉妒所占据(参阅:第28-30节)。耶稣称许那重返正途的少年罪人,而非那认为自己忠诚信实的兄长,因为兄长未能活出爱与慈悲的精神。
1在我们的生活中,贪婪、骄傲,以及拥有、囤积、消费的渴望,往往占了上风,正如我们在福音比喻中看到的那个胡涂人的故事一样,因为他以为只要仓房里储存了足够的谷类和财物,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参阅:路十二16~21
富人的“不满足”,许多时候,不一定就是对物质财富的“贪婪”,却很可能是“内心渴望的呼唤”。这种“内心的渴望”,就是圣奥思定在他的《忏悔录》中所说的:“主啊!
四、和平是真新闻对付假新闻的最佳良方,并不在于使用何种战略,而是取决于人们的态度:他们要不贪婪,但随时能够聆听;他们要致力于真诚的交谈,使真理呼之欲出;他们要受良善的吸引,并为如何使用语言负起责任。
贫穷浮现在女人、男人和儿童的面容,他们受到卑鄙利益的剥削,被权力和金钱的诡计所践踏;加上因为社会不公义、道德败坏、少数人的贪婪和多数人的冷漠所造成的贫穷!
贫穷浮现在女人、男人和儿童的面容,他们受到卑鄙利益的剥削,被权力和金钱的诡计所践踏;加上因为社会不公义、道德败坏、少数人的贪婪和多数人的冷漠所造成的贫穷!
心怀贪婪妄念和过分悭吝的人,往往与财宝只一墙之隔,在咫尺之间,却如同天涯海角,遥不可及。他们是不可能得到神的恩宠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老一少两个天使,来到人间访问民情,考察俗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