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一生行事规律严谨,天主为他的生、死,也安排得有条不紊。人到无求品自高。神父一生淡泊,不求闻达,不好名利,过着一个入世而出世的生活。
教宗更清楚地说:“福音所说的施舍哀矜幷不是单纯的慈善工作,也就是说不是人性单纯的善意,而是超性爱德的具体表现,这种德行的来源是天主,它使我们效法耶稣基督行事;耶稣基督不是施舍一些东西,而是把自己完全奉献出来
所以在圣堂里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对天主的爱,万不可随意行事。那么是不是在圣堂内一片安静,死气沉沉一副冷面孔就好呢?当然不是!圣堂内应是令人十分愉快的地方。
我们寻找上主,或是安于一种习惯行事的信德?我们在祈祷中与他同住,我们知道在静默中与他在一起吗?我知道在祈祷中与上主同住,在静默中与他在一起吗?然后我们有要马上与人分享的渴望吗?
他用他的亲近,疗愈哑巴和人的耳聋,事实上当我们感到疏远时,或者我们选择离开时——离开天主、兄弟,离开与我们不同的人时——那么我们就是封闭了自己,在我们自己身上设置了边界,只是围绕自我行事;对天主的话,对近人的呼声耳聋
这将有助引导大家理解整个主教会议的过程,并在行事上和谐协调、发挥创意和取得成果。3.我同时要正式介绍罗列会议结论的〈总结文件〉。主教会议从众多与会者获益良多。
胥主教鼓励毕业班学生说,“虽然学业完成了,马上要离开修院,但是我们修道人要有教会的精神,行事为人勿忘天主对我们的期待。”
教宗指出,奉献生活者“对这三种态度十分熟悉”,因为他们“遵循福音劝谕行事,请求而非强求,并且顺从天主的行动”。
为人作盐和邻里,行事如光照乡亲。家中平安上主赐,房内喜乐耶稣给。走天路从神得力,奔灵程靠主加恩。基督福音千秋颂,圣经真道万代传。兄弟和睦生活好,妯娌团结幸福多。明媚春光彰主爱,欢腾岁月沐神恩。
真正仁慈的司铎就如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那样行事……他为何这样做?因为他的心能够同情怜悯,是基督的心! 教宗指出,宽松主义和严格主义都不会使神父成圣,也不会使信友成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