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会对无数人的苦难境况感到强烈的内心不安。帕罗林枢机表示,关於罕见病,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医疗科学研究。全球制药业并未在这个领域大规模投资,有时候虽然发现了治疗疾病的药物,却以缺乏利润为由而停止生产。
他回顾了刚刚结束的缅甸和孟加拉国牧灵访问,指出谁若不与苦难的弟兄一同受苦,就应该省思自身信仰的真诚度以及自己的人性,即使这位弟兄在种族、宗教、语言和文化上与自己有所不同。
宗主教说,教会从未对天主已死有所怀疑,这事发生在公元33年,在般雀比拉多担任犹大地区总督的时候,天主在受了极大的苦难后死在耶路撒冷的哥耳哥达地方。他被人当作恶人一样钉死在十字架上。
该首《Pabasa》是一种吟唱歌咏道出耶稣的苦难、死亡和复活,由十七世纪的西班牙传教士撰写,把欧洲圣经传统,转为适合菲律宾人的旋律。
吉贝尔蒂蒙席这样说:答:我们看这块殓布的实际情况,由于它呈现的是一个被钉十字架而死亡的可怜人的痛苦形象,它非常符合福音有关耶稣苦难的描述,因此,我们的答复是:天主给我们这个他圣子受苦难的记号,为了令我们体认到他对我们的爱是多么的大
基督受难随着礼仪的推进,场景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在感恩祭的圣道礼仪中,以多个声音唱出《马尔谷福音》记述的耶稣的苦难。透过福音作者的文字,基督遭受残酷对待的整个过程再次重现。
敬礼耶稣圣心之圣心串经(开始念)恳祈吾主耶稣基利斯督,圣灵恩宠我;耶稣圣躯扶佑我;耶稣圣血酣畅我;耶稣圣肋之水洁净我;耶稣苦难圣死坚励我。呜呼!伏求全善耶稣垂允,藏我于圣伤中,勿弃我,勿许我离背。
三人谈论的是耶稣将要遭受的苦难,他的逾越奥迹,即他的死亡和复活。耶稣在宗徒情绪非常低落的时刻,向三位特选的宗徒显示了自己天主性的光荣。
答案主要有:苦难与救赎、标记、苦刑具、记忆耶稣的记号、由苦刑具变为打魔鬼的工具、耶稣在十字架与十字架上的说话等。
接着,耶稣预言了他的苦难和第三天的复活。之后,耶稣向众人提出使人恐惧的要求:“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已,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