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先让我们看看祭台的意义:祭台是基督的记号(参《圣堂奉献礼典》第四章4号及奉献祷词)。
闫金娥是李献妙的弟妹,过门以后领洗的新教友,也是小学程度,接受读经任务后,让有了经验的李献妙教普通话,捧着信友祷词到处找人教字。
另外在集祷经前的静默,主礼者邀请大家祈祷,会众在片刻的静默中意识到自己站在天主台前,并在心中提出自己的意向,藉着主礼诵念的祷词一起奉献给天主。这是我们有意识地参与礼仪的开端。
在担任总统迁入白宫后,亚当斯下令在正式的餐厅刻上祷词:我祈求‘上帝’,将最好的祝福赐予这座屋子和以后居住在这里的每个人,但愿唯有诚实睿智的人永远在这屋檐下治理!
在读经、献祷词后,先由吴神父向主教的骨灰洒圣水、奉香,然后全体参礼者为主教的骨灰洒圣水,及行告别礼。等船开到海上以后,就抛锚在那里。
在祝圣时刻,他的面容射出一道美丽的光芒,两眼发光,他手里拿着圣体,极其尊敬地宣告祝圣祷词。然后他跪下,仿佛跪在天堂的宝座前,他把圣体高举,以喜悦之情注视着他,缓慢地将他转向群体。
不过,在过去的几年,堂区的状况还是有所好转,现在有个礼仪小组,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把生活与弥撒结合起来,强调办告解、信友祷词的编辑,比如说谁家有意向祈祷,可以向礼仪小组说,由礼仪小组编写,为他们祈祷。
此后的信友祷词,特别是奉献礼都可由这些儿童进行。好让他们把自己及各人的心愿(可事先准备些小礼物),偕同饼洒一齐呈献于天主面前。
比如,在欧洲某地区有以下仪式:(1)在圣堂中合适的地方放置“将临花圈”,圈上点着四支蜡烛,圈中央置有遮以紫色布的圣婴像;(2)主礼穿紫色大圆衣,到祭台前,大家同唱“仰望救主歌”等将临期歌曲并念合适的祷词
作为信友,我们自然也不甘落后:必先提早美化环境,装饰圣堂,拉横幅、竖旗帜、贴对联、写标语、装彩灯、搭山洞、铺马槽、供圣婴、拟祷词、练乐器、排节目、准备文艺晚会……借以表示我们对救主耶稣从天降诞的无限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