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很多宣讲者也投其所好,只讲信耶稣能得永生,在灵魂肉身上能得到很多好处,而很少提及基督徒要克苦圣洁,要走苦路,要知罪悔改,要约束自己,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耶稣。
例如:在教育和非教育人员的择取上,在这些与学生接触的人员的教育和培育上:他们应是健康的人,稳重的人,懂得什麽是违反他们权限的事,知道行暴的违法行为,不仅不可接受,而且也是犯罪。
没有信仰的人生,不仅只能借助外在的拥有来寄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更不知人生的方向和归宿。这样的人生长期以文化地沟油为食物,所以,充满着迷茫和不安。有信仰的人,每天都是末日,每天都是好日子。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真,是一种真诚,真实,内外一致。女儿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我们认识到要做一个真实的人。
其实,在我们向上主倾诉之前,全知的天主早已知悉我们的需要,然而,我们宣之于口,是为我们要在天主面前,彼此记念和提醒,所以这意向的提示和邀请,是向团体发出的,比如:“请为……祈祷,……我们同声祈祷!”
原祖是按天主的肖像造成的(创1:27),由于他们吃了天主不让吃的知善恶树上的果子(创3:6),违背了天主的命令,从此失去了真理的仁义和圣洁的形象,失去了原有的直接与天主交往的地位和荣耀。
于是,我给她讲解了祈祷的原则和方法,并让她知道上主的恩宠需要耐心等待,不可丧失信心。在信仰生活中,为了坚固人的信德,上主常常给人一定的考验。
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往,亦可谓知矣。”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忄冒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我知道人跟神是不能等同的,可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我始终觉得现实是残酷的,所以我常常觉得很痛苦。也许是我信心不够坚强,我开始徘徊,开始追问天主到底在哪里?
他们用这个方式缩短距离,“不自我封闭和自叹自怜”,也不在乎“别人的判断”,只知呼求上主,因为祂聆听孤独者的呼声。“就如这些癞病人那样,我们众人也需要得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