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纪第十九章问答主题:避难城、公义见证、私有权保障一、避难城的设立:天主对生命的尊重与制度上的慈悲问1:什么是避难城?为什么要设立?
《申命纪》第27章问答主题:盟约的铭刻与更新、祝福与咒骂、信仰的选择与责任一、铭刻法律、建立祭坛(申27:1–10)问1:梅瑟为何命以色列人在过约但河后“刻写法律”在石上?
(梵蒂冈电台讯)达味王曾经是罪人,後来却成了圣人;伟大的撒罗满王富有智慧,却遭到上主抛弃,因为他腐败了。教宗方济各2月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指出这个明显的矛盾。
宗教自由、和平之路:从印度教徒皈依的加尔默罗会隐修女。自1977年起,加尔默罗赤足会玛利亚·约瑟夫修女就在孟买的隐修院里祈祷度默观生活。
今天我们看圣经中《撒慕尔纪》上第18章,记载了以色列人的第一位国王撒乌耳的故事。他手下有一位名将,就是后来成为国王的达味。有一次他们出去打仗,大获全胜。
教宗良十四世提醒正在慕道和刚领洗不久的青年,我们并非生来就是基督徒,而是通过洗礼成为基督徒,穿上基督。教宗良十四世7月29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法国正在慕道和刚领洗不久的青年,鼓励他们的信仰旅途。
《肋未纪》第17章问答一、宰牲献祭的条例问1:上主为何禁止以色列人在会幕之外宰杀牲畜作祭献?答:因为一切祭献必须在上主指定的地方——会幕门口——奉献,表示尊崇上主的主权。
9月14日光荣十字圣架瞻礼期间,上海教区沈斌主教在徐家汇天主堂主礼弥撒圣祭,并为堂区第76期慕道班的63名慕道者施行入门圣事。
这种事情今天依然在世界各地发生:有的人身无分文,有的人身患重病、有的人满脸皱纹,有的人遍体鳞伤;他们都需要慈善的撒玛黎雅人。教宗指出,在援助生命中心服务的男男女女就是敞开心胸的慈善撒玛黎雅人。
答:公羔羊:十分之一‘厄法’细面,上四分之一‘辛’油,奠酒四分之一‘辛’;公绵羊:十分之二‘厄法’细面,上三分之一‘辛’油,奠酒三分之一‘辛’;公牛犊:十分之三‘厄法’细面,上半‘辛’油,奠酒半‘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