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在中国文化背景之中的基督徒受传统观点影响,也希望家添男丁,但敬畏生命,反对堕胎、提倡自然节育的价值观,将性别歧视之恶牢牢遏制。
胡会长不仅以爱的行动走在了前面,而且提出我就是教会的理念,提倡每一位教友都要有教会是我家,我与教会不分彼此的主人翁思想,对教会的各类活动都应有一马当先、舍我其谁的积极精神。
这一天是提倡尊老爱老的日子,主内的大学生兄弟姐妹邀请我去养老院看望老人,我委婉地回绝了。
教宗的辞职引发了一场争斗,最忠诚的保守派和本笃十六世想法一致,提倡更小规模的教会,但信仰者更加坚定,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教会可以通过一些微小但却具有重大意义的方式来拓展感召力,比如允许离异的天主教信徒领圣体
推行圣经学习我们现在提倡教友读圣经,学圣经。其实他早在2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推动教友学习圣经了。
他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现在提倡廉洁行医,要讲医德啊!”何等高尚的敬业精神!这精神包含着医术上的精益求精,信仰上的爱主爱人。“我有一个灵魂。”我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座右铭”。
教宗方济各在他的牧职中提倡这个思想,为何这思想深受信徒,包括非天主教徒的欢迎呢?答:这优先选择穷人的表达并非独一无二的,原话应是优先选择穷人和青年。
道家提倡通过默想生活,实现人应该怎样在世界中引导自己。有人说到:“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这样看来道教信仰更像是一种生活艺术,对生命的终极却是显得模糊。
如今社会倡导和谐,教会提倡共融,我们是否把守了我们信仰的根——爱的给予?
教宗也提到他的“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