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我们内心不只存在美好、和谐,以及没问题的事,也存在感到窒息的情绪、许多需要厘清的事物、病态,以及需要连接的头绪。我们既有痛苦的区域,也有需要和解的范围,还有需要让天主来治癒的记忆和停顿点。
看起来情绪显得有些不对。第二天,腾在网络简短留言说:“我十年来从未进过教堂,天主还要我吗?”哦!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昨晚一曲《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令腾这么伤感,原来她也是一名基督徒啊!
坎德拉里奥强调,“东亚区的青年牧民发展存在着类似的困难:全球化下,青年面对市场上的挑战,出现心灵贫乏、情绪困扰、自杀等问题”。台湾参加者苏育莹在台湾地区主教团福传委员会青年组工作。
参照教育学的概念我们可以对情感培育作如下描述: “情感培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主给出的答案是」因为你要求为最穷的人工作,我希望你能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因此所谓的抑郁是一种「渴慕」。这就像耶稣的渴慕,在每个德兰修女教堂的十字架旁边。
人们不仅有怀恨的情绪,而且也会有不要“干涉”他人事务的想法。教宗表示,这样不好,因为爱是“透过善行而表达出来的”。教宗说:“如果有人说‘我为了清洁,我只喝蒸馏水’,你终将会死去,因为这对健康无益。
相反地,邪恶的声音诱惑人、攻击人、胁迫人:它激发迷惑人心的幻想、放纵不羁的情绪,而这一切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它起初谄媚奉承,让我们相信自己无所不能,随后又令人内心空虚,谴责我们说:『你一文不值!』
这项计划让学生、教师、家长和难民营的支援人员都能参与其中,制定要实践的行动纲领,并把纲领分成三个层面:保障受教权、维护年轻难民情绪健康的需求,以及性别平等,也就是要鼓励女性也接受教育。
他向度奉献生活的人说:“这一肯定该当是你们的安慰,你们要谨防面对在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困难和现时代多方挑战时的畏惧情绪。
教宗表示,「因此,这个美德是自制力、一门不被强烈的反抗情绪所左右的艺术」。就《天主教教理》而言:「节德确保抑制对本能的自主能力,使人的欲望维持在合乎正理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