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出版的《耶稣会士》一书,记载了时为贝尔格里奥枢机、现今教宗方济各的这番话。自1549年圣方济各‧沙勿略踏上日本土地以后,这个东亚国家格外吸引耶稣会士。
教宗先是引用圣奥斯定的名言:「我害怕天主经过。(TimeoDominumtranseuntem.)」教宗解释这种恐惧感,说:「我害怕自己没有察觉到耶稣,让祂白白经过。
一个多民族乐队的音乐家演奏了皮奥瓦尼(NicolaPiovani)谱写的曲子。教宗称他的客人为“希望的种子”。他说,透过你们的工作和见证,“你们展示了抵制丢弃文化的标记,遗憾的是,这种文化正盛行着”。
教会从圣体起成为「共融」,在圣体圣事内,基督临在于面饼和葡萄酒中,用祂那爱的献祭把教会建成祂的奥体,将我们与三位一体的天主合一、我们之间结合在一起(参见格前10,16ss)。
(格前十二:11)“在各级教友中也分特别的圣宠,使他们能够胜任,愉快地去进行各种事业和职务,以利教会的革新与扩展,即所谓‘圣神在每人身上的表现,全是为了公益’。”
机遇最初出现在1870年,罗马天主教一位名叫德莱普莱斯的主教,在那一年即将调任中国的教职。这是一位充满宗教热忱的主教。他一直梦想在中国也建立一个修道院,却苦于没有经费。
这也像圣保禄宗徒所说的:神恩虽有区别,却是同一的圣神所赐;职分虽有区别,却是同一的主所赐;功效虽有区别,却是同一的天主,在一切人身上行一切事(格前12:4-5);身体不只有一个肢体,而是有许多(格前12
(格若12:7-8)主耶稣基督面对十字酷刑,在山园祈祷时,也发出惨痛的呼求:“父若可能免这苦杯!但不要照我的意愿,而照你所愿意的。”
(格前4:9)圣保禄宗徒的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我觉得,整个堂区也可以看作是一场戏剧。因为堂区工作确实具有戏剧必备的六个要素。一是剧本(即编剧),二是导演,三是演员,四是道具,五是场地,六是观众。
(格前8:8)反过来也可说,吃也无损。保禄并不关心吃或不吃祭肉本身这件事;他关心的是会不会影响到软弱的人,宗旨是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