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力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状况,但至少可以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好让他们也感受到人间并非只有白眼冷语,也有真情、真意和真爱!你们给他们吃的吧(路9:13)。
随着人的自由接受,他的思想、情感、理智和行为都会逐渐净化和改变。教宗还指出:在这一年,修会团体还有堂区团体,以及其他一切教会内新兴和传统的团体,应该找到公开宣认信仰的方式。
过不了多久,你会发现婶子会有所改变的,对你会越来越好,你们家吵架的次数会越来越少,您的家会越来越平安。虽然这两个小时只走访了一家,可我心中的喜乐无以言表,这一切都是主的作为,他在考验我,造就我。
只要教友的信仰根深蒂固,任凭外界人士的推挡诱惑,也不能使他们的心有一丝的改变!反方:话虽如此,可是教友毕竟是一个软弱的群体,他们不可能都像圣人们那样,对主耶稣有着矢志不渝的爱情!
他在乐生的长期投入,早就形成了医疗结合社福的典范,他们把病友当家人,改变社会对所谓边缘族群的观念,并身体力行。神父和修女早已成为乐生重要的精神支柱,乐生病友也成为了他的信仰。
在真理的光照下,教会的神职人员们从自身和堂区的管理基层开始做起,不断的改变旧我和挑战各种世俗的思维方式,努力为耶稣做出活的见证,一粒麦子如果不落在地里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才结出许多籽粒来。
第二,在三天的聆听中,专家学者以及各地经验分享中,发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及改变当下自身不足的问题所在。 第三,视野上扩大了,让我感到牧民工作的急迫,天主子民信仰及灵命上仍需再提升。
死亡虽然可怕,但作为基督徒,我们坚信: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不是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
想改变世人对教友的认识,必须全体动员起来,共同进步。为什么教友落后,别人会指责呢?其实这是别人对我们高看、对我们的要求高啊。如果别人对我们的要求与我们的身份不相符时,那才是问题,说明我们还不如教外人。
这个改变有什么意思?难道良善不再有意义了吗?我们把问题说得更妥当一些:什么样的人是天主所爱的?为什么天主爱他们?难道天主有偏心吗?难道天主只爱某些人,而丢弃另一些人,让他们自生自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