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教会的将临期,圣诞期等等与大自然的季节也保持关系,因为天主的救恩在某种程度上是降在大自然中生活的人间。
教宗方济各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阐明,圣体圣事、“天上食粮”、“生活且真正的食粮”不会“变魔术般地立刻解决所有问题”。基督圣体是高过于我们所需的食粮,“因为祂满足我们大家对希望、真理、救恩的饥渴”。
教宗1月21日圣言主日当天上午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弥撒,鼓励教友随身携带福音书,将天主圣言放在个人和团体生活的中心。
教宗这样说:这就是见证,是修道生活的殉道精神。他继续说,修道生活应该通过吸引力来使得教会成长。教会必须要有吸引力!他说:唤醒世界!为一种不同的做事方法、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作见证!
天主的话确实是生活的,是有效力的,比各种双刃的剑还锐利,直穿入灵魂和神魂,关节与骨髓的分离点,且可辨别心中的感觉和思念。(希4:12)所以,我们读经时应该有一颗开放的心,一个关闭的心是无法读经的。
至于剩下的一百块钱能否度过一个月,我们就把这一切都交托给天主了,让天主来照看家里的生活。
第二条诫命“勿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指出了我们人和天主的个人关系,以及在天主前的敬畏之心和表里如一的生活。
四、献祭与信仰生活的连结问8:这些祭献如何与今天的基督徒生活有关?答:虽然我们不再献牲畜或五谷,但这些祭献在基督内已被超越与成全。
希望该文为男女修道人与度奉献生活者有所启发。在此衷心感谢作者甘保禄的辛勤写作及慷慨奉献。
然而,因着自私和偏狭的观念,有些人变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论断者和卑鄙的窥伺者,更以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态度生活。这不仅阻隔了神圣而又高贵的人生目标得以实现,还使自己的生活紊乱和苦痛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