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目”指的是我看到的孩子们充满圣神的喜乐和对传教的热诚。孩子们不会为太多的事挂心,即使有烦心的事,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忘记。这一点也使人很羡慕他们,甚至他们的快乐很多时候也会感染我。
何时,我们才能像基督一样洞悉生死的无常,淬炼出真实的自我,而不再忽悲忽喜,茫然无依呢?主曾说:“田野间的野草,今天还在,明天就被投入炉中,天主尚且这样装饰,何况你们呢!”
他们仍能心平地站在那里继续热情地宣讲,因为意识到有主和他们在一起,并且有弟兄在为他们诚恳地祈祷……虽然我们分处两地,却心心相通,都在为信仰的传播而努力,这种相通的关系使我们感到内心的快乐,因为爱的氛围喜罩着我们
教宗这样说:“就像以色列子民在遥远的红海寻找到等待着他们的沙漠,教会在主复活后,经历着充满喜乐和希望,悲伤和剧痛的历史。而现在历史已经改变,它标志着一个新而永恒的盟约,它完全对未来开放。
兰州天主堂本堂胡沛贤神父与教区社会服务中心王喜奎神父非常认可三人小组的工作,并鼓励兰州教友重视文字福传,积极阅读。
(梵蒂冈新闻网)在喜乐和悲惨的时刻、在磨练试探中、在死亡临近时,「让我们像约伯那样复诵说:『我确实知道为我伸冤者还活着,我仍要看见天主。』」
经过周末中不同的对话课题,一次次刻意练习在不同的对话中表达喜、怒、哀、怕的感受,终于逐渐入门了。跟着课程的内容,模仿着台上夫妇们表达的模式,我们也开始了有效的沟通,轻松、直接且有效率。
基督徒蒙召分享耶稣所赐的财富:祂的圣爱、祂的慈悲、祂的怜悯、喜乐和希望。愿每个人“依照各自所领受的恩典、托付于己的使命,努力促使爱德结出果实,关怀穷人”。(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挂在嘴边,这就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面对所经历的种种,或喜或悲。只有懂得感谢的人,才会拥有绚烂无比的人生。
他的生命就会变得更丰富、更喜乐和有意义。他的人生就会像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这便是理想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