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伯多禄,而是玛利亚·玛达肋纳——代表了耶稣最爱的门徒,这并非关于情爱,而是因为她对天主之国的真实讯息,相对于其他的门徒,理解地更充分。
我们与许多人亲近并连结在一起,但这些关系并非真实持久,而是转瞬即逝,往往是虚幻的。圣父,我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找到引领我们走向真正希望的真正友谊和爱?信仰如何帮助我们建构未来?
上主“下去查看”并非因祂不知情,而是一种人性化的描写(anthropomorphism),表达天主的正义不是草率或武断的,而是经过审查与审判。灵修意义天主并非因愤怒而毁灭,而是基于公义与怜悯的互动。
因为面子总是靠实打实的善行美德而获得,并非靠虚张声势能索取。事实上,贪大求洋的心理和只图外在声势轰动的世俗风气,是与耶稣基督谦卑质朴的精神背道而驰的,早该引起大家的注意。
同时,与许多人简单的想法不同的是,并非只有那些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没见过世面或者心理上有缺陷的人才会加入邪教;恰恰相反的是,在邪教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骨干分子常是聪明、能干、成功的人士。
的确,这样的经历使我们成长:这并非我们的功劳,而是上主多么爱我们的每日经历。 教宗说:作为教会,就是感觉在天主手中。天主是爱我们、等候我们的父亲,让我们感到祂的温柔。这多么美好啊!
他指出,教宗在信中并非解释何为献身生活,而是强调「喜乐」,因为已故教宗圣若望保禄二世一九九六年在《奉献生活》劝谕已详细说明其意义。
它并非来自邻人,而是来自我们!‘每个人心中必定存有恶念’。我们心中有恶的种子,恶的可能性,但我们也有那拯救我们的圣神!我们应该作出选择,从小事开始。
力克深觉生命里最大的障碍并非来自自身的缺陷,乃是内心的恐惧!
教宗认为这种机制并非没有其弱点,他说:所冒的风险是在众人的眼皮底下发生的,即内涵的丧失、生活在一种表面的关系中、沉浸在感性之中、把较有说服力的见解放在渴求真理的欲望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