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做真实的人,是傻子,是精神病,而是这个年代有了病,我们不知投向天主,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我就是神”,不愿受任何的苦。面对生活中的十字架人的一生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
它位于山西太原市南郊七苦圣母山下的一条公路南侧。
他白天到砖厂上班或修公路,借以维持生计,晚上组织教友念晚课、念玫瑰经、拜苦路,并系统地为他们讲解教会道理。他还在亲友们的陪同下,走访冷淡教友,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重新唤醒他们的信仰。
因此我决定念玫瑰经,为他们的痊愈祈祷,至少不要受这么多苦。我因此开始念万福玛丽亚……,机械式地有口无心,因为我的精神全放在这位亲人身上,不知如何面对这困难的时刻。
N姐受了许多苦,苦难淬炼了她,形成好些深刻的洞见。M姐饱经磨难,仍保持了对主耶稣赤诚的信赖和依恋。12点我进屋和修女解释,顺便取圣经。修女热情邀我坐下谈谈,也回应了我为家乡的求助。
中国佛学中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五阴炽盛,以及求不得。这八苦皆由欲望而来。而教会传统灵修中:世俗、肉身、魔鬼三仇,其根本就是不就是欲望吗?
天主绝不是在容忍无辜者的痛苦,而是在他的爱子内和他们一起、并为了他们而共饮苦杯,直到最后一滴,从而使这苦杯变成了全人类的祝福之杯。版权所有(c)泰泽出版社71250TaizeFrance
法蒂玛圣母祷词(一遍)欢喜五端耶稣十二龄讲道天主经(一遍)圣母经(十遍)圣三光荣颂(一遍)吾主独留京都,圣母苦寻觅;见主讲道圣殿,变忧苦为喜。(众)请赞美,请赞美,赞美圣玛利亚!
所以,教友的克苦、祈祷、家庭生活、工作事务等,都是有属灵价值的祭品,经耶稣基督为天父所悦纳。因此,在教会礼仪改革后,要求教友们完全的,有意识的,积极地参与弥撒,而且,要把自身当作祭品献给天主。
2.移供圣体:穿越黑夜的陪伴弥撒结束后,圣体被恭移至特别准备的“圣所”,象征耶稣在园中被捕后走向苦路。信徒彻夜朝拜圣体,效法耶稣在孤独中的祈祷,学习在生命的黑暗中持守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