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很多时候,我发现神父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他们很多时候迫不得已做一些殡葬呀等其他一些圣事,以致没有精力和时间做他们应做的福传和牧灵工作。很多神父也成了受害者,自己的灵性需要也被忽略了。
对于灵魂的健康,应该通过圣经与祈祷来维持;对于身体的健康也需要付出时间与精力。因为神父生病,会拖累整个堂口。田神父有许多爱好,读书、写作、音乐、绘画、旅游、武术,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那时从东北到河北老家需要三天时间,没有电话,通信也只能以书信和电报的形式。父亲走后,我们接到的第一封电报不是平安到达而是伯父病重速来人。母亲说:一定是天太热在车上吃的不对劲儿了。
他也想写书,也很会写,但没有时间。我虽然做我愿意做的事,但我觉得哥哥的奉献比我多,他每年要跑好几个国家,去其他教会开会,很多人找他帮忙,工作、服务的影响范围广,我只是在一个小小地方,不能像他一样。
在当今的世界上,家庭的形态和规模各有不同,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若要维持一个美好的家庭,必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做许多工作——还要经常祈祷!
这样就错过了采购物资的最佳时间,等捐款数量上来了,欧洲的医疗物资也极度缺乏了。“除了教会以外,社会上的各个社团、各个组织,包括商会、协会、同乡会等等,都在大批量地采购医疗物资运往国内。
修院将所有同学转移到绵竹县北关街天主堂,在堂区避难,但还是有读书的时间。1946年战争结束了,我与同学们又回到修院,在彭县白鹿领报书院继续学业。1949年,由于环境的变化,我只能回家参加劳动。
而11月2日追思亡者瞻礼,我们庆祝那些在时间机遇上已经用完了现世“恩宠的额度”,然而,却依然没有取得圆满而成功的人生者,这些人已经“死亡”了,但是,还没有进入“永生的天堂”。
首先,从主耶稣的祈祷中我们学习,用最好的时间祈祷。教会传统上提醒我们一日三次祈祷,早晨、中午和傍晚。由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繁忙,许多人的祈祷只有早晨和傍晚。
等候时间不长,几分钟后我便被请入电梯。我用了两分钟的时间迅速回忆了耶稣会几份期刊的主编们在里斯本会议上大家同时刊登访问教宗的提议。我同其他主编商讨后,拟定了几个大家都关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