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稣圣心节(司铎年闭幕)前夕,司铎班举行了明供圣体朝拜礼,神父们围绕在基督圣体和司铎主保圣维雅内像前,以优美的歌声和全心的皈依向天主献上诚挚的祈祷。
正是“今天”祂在圣体圣血圣事中把自己永远赠送给我们。这个“今天”首先纪念的是昔日的巴斯卦,但不止于此。借着感恩经我们进入了“今天”。于是我们的今天与祂的今天相会了。祂现在就使这个相会成真。
我的父亲焦存宽从1998年12月27日领洗到来年1月23日临终,将近一个月,几乎全是唐大姑一手帮助:是她找神父为父亲补礼、领终傅、领临终圣体;是她和会长们发动教友为父亲守夜祈祷服务;是她为有病的母亲减轻负担
自从他进入修院,这里每天的弥撒、每周主日的圣体降福礼仪,还有节日的文艺活动都少不了他。事实上,张圣召的修道历程也是坎坷不平凡的。生活中的他是个谦虚、诚实、性格内向的孩子,学习上很用功。
2010年夏天张士江神父在医院探望杨道公老师,为其傅油、送圣体……2013年9月,杨道公老师与德国圣言会万廉神父(中国中心主任)在石家庄参加城市化移民研讨会期间合影。
本报讯(吴鲍思高凌云)2005年的最后一天,对于太原总堂来说,可谓多喜临门———修葺一新的圣堂刚刚送走了十多万欢庆圣诞的人们,便又迎来了主教座堂落成百年的华诞庆典,再加上久盼方至的年终首场瑞雪,飘飘洒洒地为主教座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银装
后来也为教友听告解、做弥撒、送圣体、施终傅,劝那些软弱或已跌倒的人重新悔改,加强祈祷,为主忍受苦难,至死不背信德。好长时间,神父就住在我家。因为行动还很困难,每次外出则由我用自行车带着。
在她病重期间,神父、教友们多次去看望她,神父每周都去为她送圣体。教友们为失去这样的好姐妹,唏嘘不已。
重庆教区丁杨神父几年前曾在罗马进修,并有幸在一次教宗的弥撒中担任送圣体司铎,近距离地接触过这位可敬的老人。
5岁失去母亲,外公为了让她不至饿死,挑着担子,将年仅7岁的她送到了卫辉府南门里天主堂。在那个战乱饥荒之年,因得到天主堂的收留她才得以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