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释耶稣洁净天主的家的行为,祂的门徒引用了《圣咏》第69篇的经文:『我对你殿宇所怀的热忱,把我耗尽。』(17节)。这首圣咏是在极端危险的处境下,敌人的仇恨,在召唤帮助,耶稣将会经验到祂的苦难。
参与圣乐大会的圣咏团成员、音乐家和圣乐专家来自世界各地,其中包括美国、巴西、中非、黎巴嫩、伊拉克、墨西哥、越南、土耳其和中国。透过他们的临在,我们体会到教会的普世性和她多元的传统。
当天默想的主轴是天主的存在,祂是我们灵魂渴慕的对象(参阅:咏四十二2)。当代人热衷于寻找其它星球上智慧生物的存在迹象,却没有注意到「真实且生活的天主临在于我们中间」。
(咏144)教会历来重视音乐,因为它能在礼仪中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我们的赞美、感谢之情。“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他艺术表现的无价之宝,尤其配合着言语的圣歌,更变成了隆重礼仪的必需或组成要素。”
在以色列人中,献祭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而不是令人悲哀的事(参阅咏66:13-16)。当我们给所爱的人赠送礼品时,我们既不考虑代价多大,也不考虑方便与否;我们只考虑那个人将由此而感到的欢乐。
藉著千万条圣神活水的溪流,天主圣言使城市从「不孕的妇女变成多子的母亲」(参阅:咏一一三9)。那么,上主对罗马教会有什么期许呢?
此外,在礼仪中也应有答唱咏。关于弥撒讲道,文件邀请主教、司铎和执事“讲解《圣经》,让众人都能了解”,“让自己的团体懂得《圣经》”,应以“特别奉献的精神履行这项职务,将教会提供的工具视作珍宝”。
当他们拿到毕业证时,非常高兴,这也正如圣咏上所说的,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
(依60:3-6)以及圣咏:“塔尔史士和群岛众王将献上礼品,舍巴和色巴的君王也都要前来进贡,众王都要崇拜他,万民都要事奉他。”
在圣经中,作为人类,我们最显著的活动就是“报谢上主,感谢他赐给我们的一切恩佑”(咏116:12),或者用圣经术语来说就是:“赞美天主”。“愿天主受赞美……他以各种祝福祝福了我们”(弗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