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义于这个广场,她的死本身就是万世传扬,是真正圣德的慷慨就义、英雄殉难,足以构成世界上最感人的诗意。
亚西西的圣加辣常说,基督“躺在马槽中,在世上过贫穷的生活,赤身裸体地死在十字架上。”
(11:14)如果他早点起程,拉匝禄可能被他治好,而不会死;死者的两位妹妹也深信如此。(11:23,32)耶稣故意让拉匝禄死去,好使他复活,“为彰显天主的光荣,为叫天主子因此受到光荣。”
两个人,都是公教信徒,在1970年结为连理之后,他们自此就双栖双飞、双飞双栖,真的是“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哪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
「死」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人人都怕它、不敢提它、不敢想它、而要用各种方法躲着它呢?如果生命有生有死,不管是谁都逃不过,就像四季转换般,那为什么会造成人这么大的恐惧呢?
简而言之,其最大意义就是,在于反映人们对死和死者的态度。
包括建立圣体,受难纪念和光荣复活;基督以其圣死摧毁了死亡,并以复活恢复了我们的生命。故在今日的感恩祭中,教会庆祝并追念耶稣荣进耶路撒冷及他的苦难。
按唯物主义观点,有生就有死,人死如灯灭,是顺乎自然的事。但当死亡真正来临时,多数人皆不能泰然处之。有人说,人是唯一知道自己要死、又不得不死的高等动物。人百十年的寿命确实太短暂了。
什么工艺棺材,什么百寿全浮雕、百福全浮雕、九龙全浮雕、龙凤线雕,死都死出了千年盛世之气派。
谁应该为耶稣的死负责任?很多人认为耶稣是被罗马人杀掉的,尤其是比拉多和罗马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