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济各教宗的呼吁2013年7月,教宗方济各首次前往兰佩杜萨(Lampedusa)进行牧灵之旅:此次旅行象征着“外向型教会”向地理和生存边缘人群伸出援手。
《礼记·祭义》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尔雅》:“古者谓死人为归。”由此可见,鬼者,归也。字意里透露出人间不过是无尽的生命途程中,作为短暂停留的一个站点而已。
正如圣经所言:义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必享受自己行为的善果。其甘忍奉献的圣善表样让人感动。胡建民一辈子的生活和善行的动力就是天主,就是福音的教导。
斯德望称他为义人(宗7:52)。厄提约丕雅的太监信他是天主子(宗8:37)。门徒们称他为上主的受傅者和圣仆人(宗4:26-27)。
原来是本堂李志义神父号召大家踊跃答题,所以南赵村、北赵台两个堂口参与者众。老人家说,题挺难,也许得的分数不高,但该设个团体奖,犒劳一下教友们的参与热情。
这时,大雨不期而至,雨点由小到大,主教神父护着圣体,义工用雨布护着病人,一起向附近一个地下教堂走去,在那里参加瞻礼大降福。
吴健熙所指的“独臂神父”就是当年58岁的法国天主教神父饶家驹,人称饶神父,曾担任华洋义赈会会长、国际救济基金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副主席。
教堂门口狮狗身上刻的"镇宅吉利,怀林德义"可以为证。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教堂扩建。1988年翻建为今日所见之新教堂。高耸的白色塔尖在雄伟的大山烘托之下感人而壮观。
下班回家的路上,我们就可以这样祈祷,主啊,求你帮助我做一个仆人,回到家里不是准备接受服侍,而是即将开始服侍,服侍我的家人,求你帮助我不把工作当中的疲累、沮丧、自怜、自义带进家门,免得一回家就被一点小事激怒
香港教区副主教陈志明神父在讲道时引用“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来赞扬梁锦荣的英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