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这份信仰,基督徒蒙召照顾近人,尤其是许多困顿的“旅人”,包括“身体受伤”的穷人、被边缘化的人和移民,以及“心灵受创”的孤独的人和失败受挫的人。
这需要的是深层的皈依,不仅涉及环境的生态,也攸关人的生态、心灵的生态。我们应当学会培养良知,不寻求便捷的解决方案来保护既得利益者,却提出持久的改变进程来造福年轻世代;唯有如此,转弯才会发生。
“基督宗教与身体和心灵有同样重要的关系”。传统的基督宗教的习俗涉及到全人,如,朝圣、斋戒、游行、念玫瑰经、戴圣牌和苦像,我们简单地就能列举出很多丰富的资源。
两台前夕弥撒分别由李文雨神父和章博神父主礼,为让教友们以一颗渴望、期待的心灵,静待祂的降临。子时弥撒由师惠敏神父主礼,其中有神四班的修士为教友们提供牧灵服务。
「心灵沉浸在天主内时,便能结出带有福音馨香的生命果实:这生命富含理解、友爱、温柔、喜乐和自我奉献」。
你们该害怕的是死亡、是灵魂的死亡、是未来的死亡、是心灵的封闭:你们该害怕的是这些。可是不要害怕生命:生命是美好的,生命要好好生活、要为他人付出。生命是与他人一起分享生活,而非自我封闭。」
“多少次,你们这些年长者发现自己在生命的黑暗中行走,但被心灵的向导所指引。家家户户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让爱的食粮在世界的血脉中流动。亲爱的祖父母,你们教导我们敲天主的门。
教宗赞赏该基金会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已经将以人为本、共同福祉、团结关怀和辅助原则的精神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感染了许多人的心灵和行动。
面容、经历和心灵:这些是教宗方济各眼中的穷人,他勉励人们与他们分享自己家中的食物,以示兄弟友爱。教宗也承认许多“邻居”的奉献,他们并非“超人”,而是能够聆听、交谈和给出建议的人。
大小瞻礼他认真布置教堂,精心准备讲道,让教友心灵受到震撼;他每年都组织教友朝圣,开阔大家视野,提升大家信德。外出时许多人劝他别带老年人,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