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由此也可以看出,祈祷也是人生痛苦之使然,是对人间力量绝望的表露,但祈祷终究还是在寻求希望,是渴望那种来自于冥冥之中的超自然威力的降临,从这没有希望的世界,重新制造出希望来。
所以,当时有许多人都接受了“若翰的悔改”,然而,他们却没有真正开始新生活,也没有迎接到内心所渴望的“默西亚”。若翰的悔改使人暂时离开了罪恶,却很快又会再次陷入新的罪恶之中去。
让我们记住“内心若被个人私益和顾虑所禁锢时,就再没有空间去顾及他人或容纳穷人,就听不到天主的声音,感觉不到祂爱的饴乐,行善的渴望也消退了。”
每一个孩子的出生都带着他们生命的目标,带着一张灵魂的蓝图,渴望一种完整的成长经验,并热切期望在岁月中激起层层浪花——有所作为,从而迈向永恒。
因为我渴望改变我们的婚姻生活。当时我们的婚姻已经到了极端低谷时期。丈夫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不会关心体谅。
我正夹在两者之间:我可渴望求解脱而与基督在一起:实在是再好没有了;但存留在肉身内,对你们却十分重要。”
我有更高的渴望,但不知道要的是什么。我已经进入修院。道明会士我喜欢,我有道明会的朋友。可是以后我选择了我很了解的耶稣会,因为那时修院由耶稣会士负责。耶稣会的三件事打动了我:传教工作、团体和纪律。
其次,使修道者们团结一致并不断地寄予他们热情和力量的,当是对人类生活中那种不可或缺的宗教情愫的追求与渴望,从而达到个人与超然现实的亲密融合。
而且您不知道我有多渴望,但我是在修会之外工作呀!
我在那里看见一道一半遮掩的光,这道光是耶稣的圣目发射出来的……我渴望获得圣女依搦斯的荣冠,假如不能用鲜血为代价的话,至少用爱为代价,获取这个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