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是一项需付出极大努力的挑战,同时也提醒世人尊重受造界和近人的重要性。世界环境日旨在纪念1972年6月5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教宗用这句话解释了贝尔纳德所经历的独特经验,然后特别劝勉“受严重疾病和痛苦打击的人”瞻仰圣母在福音中的事件,因为,看着她,希望会胜过焦虑、共融超越孤独、平和战胜心绪不宁、美好战胜烦扰和厌恶。
受洗(路3:21)显圣容(路9:28)受难被钉(玛26:36-46)/(路22:39-46)拣选宗徒给予传教使命(路6:12)耶稣时刻祈祷,尤其是在人性软弱和恐惧的时刻,作出诚恳热切的祷告。
「施比受更有福」,我想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吧!但若知而不行,那也是枉然了!弱势族群要的,是社会大众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一些帮助,绝对不要漠视他们。
当天使嘉俾厄尔报告她要怀孕生子时,她曾以她不认识男人表达出她的疑问,而天使向她说,她将因圣神的德能而怀孕,无损于她的童贞,她要生的儿子将成为至高者天主的儿子,是拯救人类的默西亚。
唯有他是唯一活着就受封,更是唯一由基督亲封的圣人。他就是圣迪斯马斯,一个囚徒,一个贼。在美国旅行,常会看到教堂前面的坡地上,竖立着3个并行十字架,我曾经很奇怪:为什么是3个?
他是基督,即受傅者。古代犹太社会里只有三种人能受傅,即先知、祭司和君王。耶稣什么也不是,但他一身具有三种人的特性,他是先知,为世人指明道路;他是祭司,为罪人解脱罪恶和诅咒,除灭恶魔的作为。
他们胆大奋勇的表现是前所未有的,他们被鞭打却心里欢喜,因为他们配为这名字受侮辱。(宗5:41),他们随时愿意为耶稣作见证牺牲他们的生命。我们所信奉的是一位活着的主;他活着是因他曾从死里复活。
天主的受造物都在那儿——陆地、海洋、天空、动物和植物——整个宇宙都将荣耀归于天主。
一起晋升铎品者共五位,其他四位为威县的安东岭神父、陈逵神父、任裕民神父,任丘石家营的刘竹修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