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说,祂要求他们,去帮助病患明了自己的病痛,无论如何痛苦,甚至无法承担,却是一个机会与主相遇。在生病的期间,我们觉察到自己身为受造物──在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灵性上──的脆弱。
在隐修院度献身生活的人,你们要以热烈和虔诚的祈祷,使福音的精神发扬光大。
但在基督的精神来说,「我们该为他祈祷,求天主能够给他一个悔改的机会,一个补赎的机会」。
这个运动50年来成长得非常成熟,也着实带来一种新精神;对不少基督徒而言,这是一种新的可能性。许多曾一时远离教会的天主教徒,後来透过这个运动又恢复了自己的信德,以及对天主教会的归属感,喜乐地度信仰生活。
会议主题是“从事教会爱德工作人员的人性与精神素养”,旨在激励人们重温教宗本笃十六世的第一部通谕《天主是爱》;并在通谕精神指引下审视教会爱德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及变化。
当时是东西方教会大裂教时期,同时存在三个教宗。第一个千年(指公元1世纪至公元10世纪——编者注)也有过教宗引退或辞职的历史情况,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了。
正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二十几位老人陆续领洗进教。敬老院住房多,能容纳一百多位老人。王有生心想,如今已有20多位教友,何不成立一个祈祷所,让神父定期给老人做台弥撒,送送圣体。
虽然来自不同地域,年龄及文化层次差异悬殊,但若聚到一起却亲如兄弟姊妹,十分融洽,几乎一半学员都是通过参加圣经学习而慕道领洗进教的,更让人欣喜的是一些新教友在不断的学习和圣神的推动下,很快又变成团体的骨干
在俗方济各三会的宗旨是追随方济各,效法其甘愿神贫的精神,为教友树立好的表样,以此带动福传事业的发展。
王神父在前夕弥撒讲道中针对教友及教外朋友,讲了圣诞节的意义、耶稣圣诞对人类的影响及教会对世界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