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在其宗座手谕《信德之门》中指出:‘信德之门’常向我们敞开,引导人进入与天主共融的生命,并使人进入他的教会。如果宣报天主圣言,而且心灵接受恩宠的触动与改变,就会跨越这门槛。
接下来,各国分享了参加此次会议的收获与感受,大家表示,通过每一次的讲座更加认识了自己,丰富了灵性生命,治愈了心灵的创伤,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明白了忘记并不是宽恕,服务不是牺牲而是爱。
它们都有超乎文学之上的意义——更何况《圣经》!建议你不妨先放下自己固执的前见,试着从信仰者角度来读读此书。
(约7:1)、“我的脸因哭泣红肿,眼眶带着黑圈”(约16:16)“我的生命如风,我再也看不见幸福。”(约7:7)毫无希望。在中国文化中,对痛苦的表达较含蓄委婉,但也是情真意切。
……这事故的发生,让真福嘉禄‧富高的生命重现人间,无形给我们沉甸的心情一服良药,使我们莫忘天主的眷顾,即使目前看不到衪的干预,仍深信衪的临在和无微不至的慈爱,重新振作起来。
这象征:奉献的生命是全人的归属,不再属于世俗,而是完全属于天主的。4.问:肋未人的主要职责有哪些?
在此脉络下,耶稣透过聪明的人和愚昧的人作出以下的对比:前者以上主作为生命的基础,在磐石上建立自己的房屋;后者不聆听天主圣言,过著虚有其表的生活,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没有稳固的基础上。
(梵蒂冈电台讯)罗马杰梅利医院於5月25日召开有关胎儿及新生儿临终照护的医学大会,主题为「守护生命:产前产後安宁疗护,科学、伦理和人性方面针对产前诊断的回应」。
马蒂诺枢机主教说,就如《生命的福音》所教导的,现代社会应该避免死刑。教会认为生命是天主的恩赐,人的生命从受孕之初到自然死亡为止,都必须受到维护。
灵魂就是胃口,就是对生命的渴望。这种对生命的渴望使人类和动物共同组成了“生灵”的大家庭(创1:24及2:7)。该词通常被译作“生物”,这并非不正确,但圣经的语言更富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