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二大公会议提到,「献身於天主的贞洁、贫穷及服从三种福音劝谕,原是根据主的言行,为宗徒们、教父们以及教会圣师善牧等所推崇,由教会自吾主所承受,并靠其圣宠永远保存的天上神恩」(《教会宪章》43)。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论及见证激发圣召的文件中,强调司铎必须提供爱德和弟兄合作的楷模(参阅《司铎之培养Optatamtotius》法令,第2号)。
由于教友是生活在社会中,他们在各自的环境中,去发挥地上的盐的作用,这次大公会议,系统的阐述了教友在教会中的地位与使命。
弥撒结束后,孟主教与几位神父、传道员讲解了信德年的意义、梵二大公会议的由来、天主教教理的演变、圣经与信友生活、基督徒的福传使命等,从不同的角度与教友们进行了分享。
,他逐渐认识了天主教,并受玛德·罗宾(MartheRobin,爱德之家创始者)的影响,决意回归天主教并由主教手中领受执事职,以平信徒的身份献身于先知性的工作,这种发展方向正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倡导的精神
我们庆祝世界圣召祈祷日,今年已是第60届,这祈祷日是教宗圣保禄六世在1964年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中创立的。
前者是在宗徒时代,“由宗徒之长圣伯多禄坐镇”制定的,“而后者也有很大的权威性,它是最初两届大公会议(325)及(381)的成果。它至今仍为东西方各大教会所共用。”
虽然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信仰/神学本地化(Inculturation)的思想,但中国教会在本地化方面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这种条件下,他还是完成了《天儒合一新论》、《中国天主教历代文选》的初稿,并且准备续写《辩护真理》。最后一次见到神父是5月9日,依然是快乐的相聚。那天神父正在校新书稿,精神很好很兴奋,讲了很多话。
我们这样做对增强子孙纪念先祖追念哀思和沟通、合一、团结、等等创造难得共鸣机会!也是人生一年一度的难得聚会,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