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我想发表一点看了《谈我们村的婚姻问题》和《教友的婚姻应该是幸福而非痛苦的》文章的读后感。我想问这些文章作者的出发点是什么。我真担心这种文章会在年轻教友中会产生何种导向。
大公对话与宗教协谈也在文件中占重要篇幅,要求在互相尊重下促进正义、和平、基本权利、宗教自由。祝愿政教分离,权利义务平等,尊重宗教多元化。
因此,今天他所谈的是:“如果你的兄弟得罪了你,去,在你和他独处时规劝他”(15节)。他告诉我们“对你为了你”,他真诚地告诉我们,为了帮助他知道错在哪里。
因为我们此刻非常需要对话,也非常需要和平,而和人们谈圣奥斯定的对话与和平,是大家都乐意接纳的。
这部论著所谈的耶稣,是从在约旦河受洗到在大伯尔山显圣容为止。根据教宗的计划,继这部作品之后,教宗将继续写另一部书,内容将是儿童时代的耶稣和耶稣的死亡与复活。
在创世纪谈天主造天地万物:天主见光好,就将光与黑暗分开。天主称光为‘昼’,称黑暗为‘夜’。创世纪论一天过去了,会这么说:过了晚上,过了早晨,这是第一天。
我想从教会践行爱德,珍惜和平的角度谈一点看法。因为我不是搞历史研究的,我是学法律的,是学教会法的。
在最后晚餐的记述中,若望不谈“建立圣体圣事”,却谈“为门徒们洗脚”。在关于逾越圣事和圣体圣事的叙述上,这位福音作者“更著重于事件而非圣事;意义而非记号”。
5月5日,《民政部和国家宗教局关于规范宗教界收留孤儿弃婴活动的通知》正式对外公布了。这是自去年年初民间收养孤残弃婴问题被社会各界关注之后,政府专门针对宗教界收养孤残弃婴
教宗方济各9月12日在清晨弥撒中表示:规劝弟兄是痛苦的事,所以必须心怀着爱、真诚和谦虚。他还提醒,规劝时心中若萌生愉悦感,这绝不来自于天主。当天的福音记载耶稣告诫那些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