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就是相遇和对话的日常实践:一种不制造新闻的生活型态,但它有助于人类团体向前发展,增进⼈际友爱。《众位弟兄》通谕中有一章,即第六章专门论述这个选项:“对话与人际友爱”。
10年的修院生活,使他与天主建立了亲密关系。神学毕业后不久,便留学深造,成绩优秀,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丰富了学识,充实了自己。
他鼓励世人让疫情大流行成为重新思考生命与人生意义的一个机会,在疫情过后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是更糟,众人都应自我反省并走向皈依之路。
对一个度奉献生活的人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只不过轻重不同而已。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智慧,天主不会给人背不动的十字架。
教宗在文告中指出,今年世界圣召日的主题:圣召是天主爱的恩赐是对我们生命的深奥真理进行反省的机会。
在我们信仰生活的道路上,好多人往往感受不到天主的存在,总觉得祈求了而没得到天主的应允。其实,耶稣时刻都在我们身边,不过我们习焉不察罢了。
确实,一个被囚禁在牢狱中的人不一定就无法“释放自己”,任自己长年累月生活在“监狱”中,过着不自由的生活;一个天生残缺的人也不一定要一辈子让自己生活在不健全的“阴影的牢狱中”,任青春年华在自卑、残缺下悄然逝去
在这个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今天,一些不良的世俗气息也浸入了修道人的生活中,追求舒适、贪求享乐的色彩越来越浓。世纪老人赵本笃神父所选择的圣母神乐院(男苦修会)的生活却成为了当今时代的一个亮点。
他于2021年完成了长达1250页的散文作品《七部曲》(Septologien),就是通过一位年迈画家的独白,对自己的生活与天主的关系作了悲喜交加的反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坚定的信念,那是他们生活的指示路标,是给他们注入心灵鸡汤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