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后面还有希望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准备死亡呢?1、死亡是人生的总结死亡,是一个人的必然结局。人,有出生,也必定有死亡。死亡总结了一个人的一生,盖棺定论!每年的11月份,我们基督徒庆祝死亡和死后的结果。
默观着这景象,我想起玛尔大的㕑房,她忙碌地砲制佳肴款待耶稣,而我也马不停蹄为主工作,注意力不期然地落在每碟饭菜的质量,耗费不少心力。
如此信赖的祈祷,让我能专注于耶稣,默观耶稣在祂生命中所展示的不同奥迹。当然,在念玫瑰经之前,我首先要收敛心神,默观玫瑰奥迹中的场景。所以,如果能读一读有关的圣经章节是很好的。
勇气是一切美德的基础,是身处逆境的光明、是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的蔑视。“勇气是万能的救世主。”(柏拉图《理想国》)。天主要人死,也可让人活;天主可以让人进入地府,也能将人移出冥暗谷。
关于神学原理的学说——论基本神学之构成》(1982)●《论信仰处境》(1985)●《信仰报告》(1985)●《教会、普世与政治》(1987)●《你喜乐的仆人》(1988)此书通过对圣经的默观反省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应该承认有某种强硬的世俗态度与宽容和健康的国家与社会世俗观作对”。
加尔瓦略山的苦路,此时此刻只能在家庭和个人的祈祷中默观。这是一个难以言喻的圣周、苦上加苦的逾越节。
我们默观她灵魂和肉身升入天主的荣耀中。今天的福音也给我们呈现了这点,当她起身时,这次是起身朝向一个“山区”(路1:39)。为什么她起身呢?为了帮助表姐依撒伯尔,向她宣告谢主曲那动人的赞歌。
教宗在文告中邀请每个人默观爲人类受苦、死亡幷复活的天主圣子耶稣基督。他说:天主彻底反对邪恶的蛮横权势;上主照顾处在各种境遇中的人,分担人的痛苦,带给人心希望。
(路19:5)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今日我们继续默观福音中耶稣与一些人的相遇。这一回,我愿意关注匝凯:这段故事为我特别亲切,因为它在我的灵修旅程中占有特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