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必须尊重自己,满怀感激面对工作和生活,不要在意别人的恶意批评。
常常向别人说亲热的话,经常注意别人的好处,说别人的好话,这种习惯的养成,是十分有益的,人类的坏处,就在彼此互相误解,彼此指责,彼此猜忌,我们总是依了他人的不好、缺憾、错误的地方而批评他人,假使人类能够取消这种误解
神父感到意外,不解地但不带任何批评口气的问:“是你?拔它干什么呢?”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拔回来是给天主看的,都是长得最高的,我跟天主说:“天主,这是你地里的麦子,希望你让别的都长得和这些一样好。”
教宗以玛窦蒙召、法利塞人批评耶稣与税吏同席以及耶稣的答覆为脉络,发挥他的思想。教宗指出,玛窦蒙召是一道分水岭,将那些把宗教当作一种装饰与活出信仰的人分开来。同样的,成为基督徒也不会使我们完美无瑕。
顺应耶稣圣心的牧人不去维护自己安逸的生活,也不为保护自己的名声而操心;不害怕批评,却甘冒风险,为了效法他的上主而冒风险。效法善牧的司铎不受牵制,随时都能放下自己的事。
我们大家多麽需要多些慈悲,不说他人的坏话,不判断,不以批评、嫉妒和眼红‘敲诈’别人。不!我们要宽恕,慈悲,在爱与奉献中善度生活。
如果死死盯着对方缺点,常常批评与埋怨,只会让对方表现越来越差,离你越来越远。但如果你用心发现对方的优点,并时时赞赏和鼓励,那么对方就会向着你所欣赏和喜欢的方向去发展,最后变成你最理想的那个爱人!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义人;是那些不懂什麽是温良的暴徒,是那些喜爱不义的恶人,是那些从不需要宽恕的不仁慈的人,因为他们不觉得自己需要被宽恕,是那些心灵肮脏的人、战争的制造者、不爱好和平的人;是那些从未受到批评或迫害的人
不过,若一个当权者做了一件我们不喜欢的事,他就会受到批评和被孤立,让他独自与他的党派或国会留在一起。教宗表明:我们不可把当权者遗弃在孤独状态,而应以祈祷陪伴他们。基督徒必须为当权者祈祷。
这个令人难忘的场面却引起宴请耶稣作客的主人西满的批评,但他没有为耶稣做任何事。耶稣意欲赞许的正是那妇人未曾有过的款待,因为泪水表达了她的渴求,我们应当向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