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非常重要:被弄为仆人身不由己——她被卖为奴隶——但后来她自由地选择做仆役,将他人的担子背在自己的肩上。聖女若瑟芬‧柏姬达以她的榜样为我们指明了最终摆脱奴役和恐惧的道路。
此外,修会在初学生和望会生的选择上采用了十分严格的标准,同教区全体神职人员一样,要求具备宗教素质、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和工作能力;每日虔诚参与弥撒、善度团体生活。
若我们没有深信基督乃至宝,我们会以尊重别人的宗教选择为名,说别人不需接受基督,不需进入基督的教会,“反正所有宗教都一样!”相信耶稣基督“既是神又是人”,是一个基督徒的最基本的信仰。
圣方济各的生命和讯息明显可见地以选择基督为依据,拒绝任何宗教上无动于衷的诱惑,因为这种态度与真正的宗教对话实在风马牛不相及”。今年纪念圣方济各皈依上主800周年,教宗在弥撒中的讲道也以皈依为主题。
天主期待他们作出自由的响应,使他们能通过选择按照天主的安排生活而“在世上其乐融融,延年益寿”(申4:40)。
如果我们爱某个人,我们自然而然会努力去做那个人所喜欢的事,也选择以一种能使那个人高兴的方式去行动。 但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去想。如果天主爱我们,那么他的喜乐就在于使我们能达到生命的圆满。
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选择不可想像。但是,一个知道自己精神使命的人,无论外人怎么看他,他的心灵都是自由的。 “教会惟一真正的财富,是教友的信心。”一个人真正的财富,是他的信仰和信念的力量。
让我们拒绝傲慢和报复,而是坚决选择对话、外交与和平的道路。
当我们选择倚恃上主,便是将心灵的触角伸向那终极的真理源头——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判断是非,而是让上主的话语成为衡量一切的准绳。
正是在这里,真正希望之门向我们打开:如果连天主子都不选择自给自足,那么我们的干渴——对爱、对意义、对正义的渴求——也不是失败的标志,而是真理的标志。这真理似乎很简单,却难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