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是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长久喜悦,且希望一直保持现状的心理情绪;有的说,幸福只是一种主观感受,与“客观”、和外界环境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说,幸福就是能被别人所尊重,且有能力为别人付出;有人说,幸福就是常能保持心灵的纯善、
服务乃是“参与和效法天主行事的风范”,因为天主是“善、全部的善、至高的善”,祂只是“白白地爱和施恩,不求任何己益”。
答:今年的2月11日同往年一样:早晨以弥撒作为开端,然后念日课、用早餐,继续一天的日程。显然,在这一天也谈及2013年的2月11日,那是历史性的一天,为所有经历过这事件的人难以忘怀。
他祈祷,或许念几段经文,每年肯定2、3次前往圣殿献祭,给司祭丰厚的献仪。那些胆怯的司祭感谢他,让他坐上座,但是他没有注意到躺卧在他家门前那位满身疮痍名叫拉匝禄的穷乞丐。
常见一些老年教友,跪在教堂里,手持念珠默念玫瑰经;跪得累了就坐在跪凳上继续念。因为他们知道耶稣就在圣龛里,等待着人们来陪伴他。
弥撒结束後,教宗在维托里奥广场带领信众颂念三钟经。他提到圣殓布说,圣殓布是天主爱人的图像。圣殓布引人注视耶稣受折磨的面容和身躯,同时也促使人注视每个受苦及遭受不公正迫害者的面容。
其实,这种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呼求,才是耶稣最乐意听到的,它胜过平时有口无心地念多少段经文。让我们也像这些神长学习,在紧急、困难的时候向耶稣求救,甚至不惜耍赖。
贾村教友虽少,但是他们每天坚持一起念早晚课,学习圣经和圣歌,老一辈教友身体力行的福音宣传,他们不会讲很多的道理,但他们做得很好。
至今,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够认识了……话音刚落,一位戴着厚厚镜片的满头白发的老头走上前去,他摘下老花加近视的眼镜,脸贴近石碑,仔细端详着这些叙利亚文,一边念,一边解释含义。
前一时期,到一个堂口采访,有好几个教友问我:有一个传道员在这里讲道说:‘如果你们天天能早晚课不缺,立志念三分玫瑰经,拜一次苦路,地里不锄草,不施化肥,照样能够多打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