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人文主义一直受到摧残,与各种强势取向的意识形态相混淆,我们不能继续走这条错误的道路了。我们必须促进人文主义,阻止这种把市场和技术作为有力靠山的意识形态。
信仰之光并不能让我们免除世苦,诸事顺利,而是要我们借助信德的力量,在天主圣宠的指引下,在苦难中修德,在挫折中立功,这是通向天国的唯一道路,这正是这位德高望众的老主教积其八十年灵修事主,福传终生的珍贵体验和人生感悟
利玛窦神父在中国传教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走了一条本地化或者“中国化”的道路。他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俗,他学习中国的语言和文化,在传播西洋科学和文化的同时传播天主教。
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有时也是很坎坷的。从主观来论,人的情绪不会常好常兴致勃勃,既有高潮,也有低谷,有兴高采烈时,也有悲观情绪低落时。
叙事者对那次缺乏勇气的经验深感愧疚,觉得自己的行为跟比拉多一样,现在他为曾经选择一条安逸的道路而心生懊悔。苦路第二处是耶稣背负十字架。
在某些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直接宣讲基督的地方,体育开辟了一条通往基督的道路;人们借着他们的喜悦见证,以及他们以团队形式的比赛,可以做传递福音的使者。”
当悲惨的事件似乎压垮我们的生命,感到陷入不义和受苦的黑暗且艰困的漩涡中,我们依然受到召唤,要保持心灵的开放,怀抱希望,依靠天主,相信祂临在于我们当中,以温柔陪伴我们,在我们疲累时支持我们,更重要的是祂指引我们的道路
但是,中国天主教身处中国的环境,要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了解中国国情,必须融会中国文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
这真理就是基督本身:基督彻底地拥抱了我们的人性,使自己成为道路──即使严苛,却开放给众人──为引领众人到达生命的圆满。
祂就是人们的真理、道路和生命,带领人回归天父。耶稣基督是和平之王,祂将天主的和平带到人间(若14:27),使人成为“和平之子”,生活在天国里,成为天主的儿女(玛5:9)。耶稣基督就是人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