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玛黎雅妇人皈依历程的每个阶段都具有非常典型的个人皈依经验。这种经验为对基督信仰深感陌生的人特别有借鉴意义。细读此段经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信仰经历的五个阶段:冷漠、尊重、接纳、皈依、福传。
赈灾物资被顺利地发放到每个乡亲的手中[page]身患麻风病的老乡不忘感谢进德爱心捐助救助物资发放之后,忠东村一位姓赵的老乡非常激动地告诉我,从来没有一个陌生人与他说过话,更没有人亲自送物资给他。
我想天主希望每个家庭都幸福。我是你的本堂,你知道我有权利宽免我堂区的教友在主日的义务吗?我宽免你!去吧,做个好妻子,做个好儿媳!”这位教友心里终于踏实了。
教宗写道:「每个战争都透露出手足相残,摧毁人类大家庭圣召中的友爱计划」。战争的成因往往是不愿包容差异的心态,它会「煽动占有欲和控制欲」。扭曲关系和滥用权力战争源自于自私、傲慢和仇恨的人心。
教会团体不辞辛劳、尽其全力,把基督的爱寄往各地灾区;医务人员为每个康复出院的人列队祝福、报以掌声;不能出门,人们就站在阳台上互致问候、报平安……感人的事迹枚不胜数。善最终一定压倒恶,因基督就是善源。
只为在这个时代里,借着这些不同的分享,触动每个青年人,懂得如何回应天主的召叫!我希望这是一个真诚的分享。修道几年来,遇到过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修士,你为什么修道啊?”
教宗表示,我们每个被召叫的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听他人谈起基督,还不够;更需要亲自与祂交谈。从根本上来说,这就是祈祷。我们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每个人都认识耶稣,在互联网时代也不例外」。
为了亲近天主,教宗邀请每个信友对上主说:“我是众罪人中的第一人。如果我没陷入最污秽的境地,那是因为祢慈悲地伸手拉住了我。”
所有这些研究都说明,人类似乎完全被设计好了要去获得信仰,每个人生来就拥有一个喜欢制造“世界上有神灵”这一感觉的大脑,即人类的大脑对于信仰来说是一片肥沃的土壤。
前几年来重庆投资设厂的格兰素药厂英国总经理就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每个主日天或是大瞻礼,他都徒步从江北走到七星岗若瑟堂望弥撒。你能说他不信天主?你能说他没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