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早期大公会议的工作,大公会议除了得到教父们在神学探讨方面的协助外,也得到基督子民在信仰意识方面的支持。
后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强调文化在传教中的重要性,又回到了这个基本问题上。从那时起,利玛窦开始被视为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化适应”的典范。
老主教在陶成培养接班人上的远见卓识、宽广胸怀和大公精神至今还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中青年司铎神职人员的人生信仰追求和奉献服务。
在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发挥潜能,最终实现天地人的合一。记:我们在生活中、生命里,怎样运用哲学为生命服务,提高生命的质量与厚度?
教宗顺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建议,他说最重要的是信德——善心人所领受的天恩,以及在基督的爱中合一。
人心渴望这样一个世界:在那里爱能持久、能共享恩赐、能促成合一,在那里自由能在真理内找到意义,能在尊重的共融上建立自己的身份。我们的信仰能满足这一切的期望:但愿你们能成为这喜讯的使者!
因此,我们必须重振我们传扬福音的承诺,这福音就是自由与进步、博爱、合一与和平的酵母(参看梵二《传教法令》Adgentes,8)。
比方说,某些地方的基督徒,因地理或文化背景被隔绝了,那么,社群网站就能增强他们确实与全世界信徒团体真正合一的意识。网络促进灵修与礼仪资源的共享,使信众能与信仰相同的人们一起祈祷,且感觉更亲近。
细想起来,其实自古以来,各行各业都有与神合一的能工巧匠,他们鬼斧神工所创建的业迹,彪炳千秋与日月争辉。感谢天主进入我的心灵,将我送进这充满爱心的医疗机构而获得重生。
教宗顺着这样的思路继续建议,他说最重要的是「信德——善心人所领受的天恩,以及在基督的爱中合一」(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