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耶稣,他得到了实益,沾沾自喜,他冷眼看耶稣一再得罪权贵走死路,再跟下去,也要倒霉,不如临散前再捞一把,于是私下去找耶稣的敌人,以30银元的代价出卖了耶稣。
耶稣这样教导我们,天主为了爱成为我们中的一员,特别以其临在、以其成为需要我们的爱的婴孩的谦卑讲话。该语言使我们的城市和世界更美好。
实际上,教会被召叫就是为了做传播福音的酵母和盐,即临于所有人的爱和天主的仁慈,向我们指明那未来居所和最终归属,而世俗和政治社会的任务则是要在正义、稳定、权利及和平中构建并努力实现更人性化的生命。
临行前,本堂神父和教友们都恋恋不舍。然而汪神父听从主教的安排,抛开了熟悉的环境,舍下了亲切的教友,肩负起新的福传使命,走上了新的牧灵岗位。
《古兰经》云:“你当向信道且行善的人报喜,他们将享有许多下临诸河的乐园,每当他们得以园里的一种水果为给养的时候,他们都说:‘这是我们以前所赐的’。”
宗徒们正是在与基督不断建立的关系中,体验到三位一体天主的临在,从而不断得到圣化,最终成为基督在世的代表。
在吊唁追思这位前辈时,我曾这样与守灵的部分神父、修女及其亲朋分享:这些年来,杨主教的临在本身就是地方教会团结的纽带,是稳定教区的根基,是广大神长教友的安慰。
呼唤他名字的这一位,面对祂的神秘临在,扫禄问道:「主,你是谁?」(宗廿六15)。这个问题至关重要,我们每个人迟早都要问这个问题。只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基督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亲自与祂交谈。
(出《野人闲话》)追求邪恶的人,邪恶必临其身。“上主的眼目,处处都在;善人和恶人,他都监视。”(箴15:3)残酷的人,反自伤己命。罪恶的深度,决定损年耗寿的长短。
在这惜别之夜,他们回顾这千里途程,感到事事皆是天主的安排,处处都感到天主的临在。雨露恩泽 朝圣的旅程,实际就是他们寻求天主的过程。此次朝圣他们首先是从食、宿、行的生活中感悟到天主的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