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榜样显示出,基督徒的喜乐不是逃避现实,而是以一种超性的力量去面对,去活出日常的困难。我们知道,基督死而复活了,他与我们同在,他永远是忠信的朋友。如果我们参与他的苦难,那么也会分享他的光荣。
从这一个教导,我们人就能推定,每一个人、每一种团体──宗教性的、民间的、教育的和文化的,都蒙召要缔造和平。
服务假如没有超性的根基,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平常的服务行业里所培养出的服务人员,有的只是表面上的职业形象,他们那种装出来的微笑是僵硬的。
我在福传的路上经常软弱,我想,如果没有一个超性的为头,一颗火热的心,恐怕早就放弃了。我有一个美好的家庭,有一个上大学的女儿,有一个好丈夫,自己为什么去为别人而忙禄?
“其君是恶,其民何罪”,这句将恶贯满盈的统治者,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分开来看待,凸显了秦穆公的超性的精神境界。四年之前秦穆公被晋惠公欺骗,四年后的秦穆公岂能忘记?
成圣就是回到我们原初的整全性),野生伙伴们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贝德报告说,圣人在海上祈祷后,海獭会吸允圣人的脚,把它们弄干。老鹰给他带来了鱼。
c.另一方面,「三圣颂」:「圣天主、圣而大能者、圣而不朽者」是肯定基督的天主性。它宣告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就是天主,因而给「基督谴责」所形容基督被钉的人性一面,加以平衡。
(二)从目的和态度来看,正信宗教一般严格划分神与人、天国与尘世的界限,禁止人对神的僭妄,强调人与人的同质性、平等性;而邪教则极力模糊神与人、天国与尘世的界限,以成神成佛、进入天国等目标来引诱人,让人把这些作为现世的现实目标来追求
肉身一词,在教会的道理中,是指人的软弱与可朽性。而肉身的复活,意思就是人死后,那不灭的灵魂不但将继续生活下去,而且我们可朽的肉身(罗8:11)也将重获生命。
加上当时天主教教会着重神学教育的正统性,以拉丁文为主要教学内容,对中国人来说相当困难,师徒制的教学方式亦使神学教育质素参差、不完整,所以当时中国有志传教者难以接受完整的神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