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说:若我们注视生命最痛苦的时刻,当我们失去一位亲人:父母、兄弟、姐妹、配偶、子女、朋友,我们会意识到,在面对失去与分离的悲痛时,一种信念在我们心中油然而生,认为这不可能是一切的结束,所施所受的恩惠不可能一无是处
教宗回顾了若瑟、玛利亚和耶稣逃亡埃及寻求庇护的痛苦历程。这个家庭由于黑落得的迫害,被迫逃亡。
萨拉枢机说:精神贫困常隐藏在人心中,使人深感痛苦,即使他有许多物质财富。若我们所注视的是有需要的人,却不谈精神贫困,我们就是不幸的人;若我们把贫穷的教会只视作一个没有物质财富的教会,我们因此是不幸的。
她们有苦有累自己扛,店里哪个员工有难处或身体不舒服,她们总是关怀倍至,还集体祈祷求天主减轻她的痛苦。孩子们还彼此按摩足底来保健身体,以此体会到人人都能爱人如己,使方寸小店洋溢着和谐的气氛。
他说:“犹太人的罗马和基督徒的罗马相遇、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进行合作,但各自有自己的信仰,这为受战争痛苦,往往因宗教信仰而发动的战争的世界是一榜样。”
我想这可能是他一生中最痛苦、最不得志的时期。
同时,她更忍受着那些不理解天主教信仰的人带给她的痛苦与烦恼。他人的攻击、不解并没有打垮她,反而更增加了她对天主的信心,坚固了自己的信仰。在信仰的道路上,带领子女不畏艰难困苦追随着基督。
投身诊所者,她们与基督一起安抚可怜的病人,柔言细语地问疾问痛,如家人一样给他们端水送药,这一切如涓涓暖流,滋润着病人痛苦的心身。
我问他:“在里面是否很痛苦?”他说:“头半个月时很绝望,后来心里一直很平安了。”这么说来,就是当我全心依靠天主时,他也得到了恩典。感谢天主,使“浪子回头”,我们一家三口重新走上了侍主之路。(姚玛利亚)
藉此神圣傅油,并赖天主的无限仁慈,圣神的恩宠助佑,赦免病人的罪过,并减轻病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