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参与弥撒,但我们必须在规定时间回去,所以只得做罢。第二件,Br.Alois与我们中国青年在他的私人房间会面,也即是罗哲修士曾居住过的房间。院长问及我们每个人的堂区情况,问及我们对泰泽的感觉与期望。
根据许多关心教会前途的有识之士的观察与思考:按照教会一些权威人士以及有识之士所体验到的和他们的评论,我们认为有必要把它写在下面,作为一面镜子对照自己:1、司铎不但是引路人,更是那条“道路”(若14:6)
因为俺相信祈祷的力量,相信圣经上的每一个启示:“,我告诉你们,你们祈祷,不论求什么,只要你们相信必得,必给你们成就。”
幸福的内涵,无限丰富,必须用自己的心灵去捕捉。一首优美的音乐,一支喜爱的歌曲,一杯清茶,或一杯咖啡,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句关爱的叮咛,一缕初夏的凉风……都能使人感受到其中无尽的幸福。
先兄在这件事上得到启发,深感有必要让明清时代460余位长眠地下的英魂,重新彰显于天下。当时正值“文革”后期,教堂被封,神父们集中劳动。
这种人的有限性与永久性企盼之间的差距,决定了人必须在现实存在基础上有所期盼,有所超越。布洛赫将人的本质界定为“希望的主体”。
正如达味圣王所描述的:“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他们边行边哭出去播种耕耘,他们载欣载奔回来背着麦捆”(咏126:5)。这也和人们常说的“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是一个道理。
含泪播种的,必含笑收割。2001年,神父不畏严寒,不畏风沙,奔波在堂区的各个角落,寻找迷途的亡羊,慕道培训,光摩托车就行驶两万多公里。
这位教宗府的讲道神师引证了纽曼枢机对达尔文进化论的评述,他这样写道:达尔文先生的理论无论对与否,却没有必要被当作无神论来看。这个理论只是提示了对天主先知先觉及全能更加宽广的思想。
如果怀著慈悲心肠进行对话,必能从更多观点重新诠释这种惨痛的历史,让圣神赐予的「先知与和平之恩」得以浮现。此外,教宗也强调,神学的使命在于跟随复活主耶稣,走到边缘地带,包括「思想的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