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弟兄姐妹,很高兴应邀参加这个座谈会。首先感谢中国社科院各位领导对天主教会工作的支持,能够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研究、挖掘抗战时期的历史,尤其是那段历史当
直到下午,在最后一个堂口结束弥撒时,他已在百余公里的路途上奔波了整整一天。
至抗战前夕,本会已发展到一百多人,甚至从遥远的法国也先后来了2位入会者——露格妹、林昭妹。
在参观各个教堂时,大家为个人、温州教区,甚至为以色列向天主献上祈祷,大家也重走了当年耶稣基督走过的苦路。
第一次重大结合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当时的革命组织中就有不少基督徒;第二次重大结合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此期间基督教会可以说与中国人民的进步(抗战)事业发生了更加全面和整体性的结合。
1945年,法国戴高乐将军,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法国抵抗运动”获得抗战胜利后,从英国返回巴黎时,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巴黎圣母大教堂做谢恩祈祷。
抗战胜利后,学校的法国修士越来越少,英语成了必修课,法语退居为选修课。解放后,法汉学校更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成为培养新中国知识青年的园地。
据抗战前夕对全国慈善设施的统计,18个省566个县中,慈善团体兴办的救济设施共1621个,1949-1993年间,中国再没有一家直接以慈善为名的组织。从国外的观念来看,慈善是认知到位的行为。
主恩浩荡众志成城建圣堂“若非上主兴工建屋,建筑的人徒然劳碌”。天主沛降恩泽于这块土地,2006年底,本堂孟同宝神父和老刘经与村委会多方协商,争取到村南一块包括水渠在内的非耕
信德网讯11月11-12日,郑州铭功路耶稣圣心堂方济各·沙勿略歌咏团一行20余人,开启了一趟的美妙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