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基督内遵守诫命,祂提醒我们:不杀人的唯一方法是奉献生命,不奸淫的唯一方法是忠贞不二,不偷盗的唯一方法是分施自己的财物,不作假见证的唯一方法是为真理作证,不贪恋、不贪图的唯一方法是献上感恩。
因此,私有财产的自然权利将次于受造界财物共享的原则(120号)。《通谕》特别强调了处理外债的问题:对债务清偿原则态度不变,同时祈愿这样做不会危害较贫穷国家的成长和生存(126号)。
每天以感恩的心开始生活,善用天主赐给我们的生命、智慧、财物和机遇等等,并准备以每天晚上以向天主“交账”的心态,总结一天生活,随时准备迎接主耶稣的来临。
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帮助处于贫困中的兄弟姐妹们,一方面是善用天主托我们“管理”的为光荣天主的财物;另一方面,是为自己在天堂积累财富和功劳;第三方面,我们基督徒的爱德就是师法主耶稣,帮助化了妆而生活在贫困中的主耶稣自己
所以,我们基督徒不是用财物、知识、智慧和健康等使自己成全,这些东西也无法使人成全;我们基督徒通过天主子耶稣基督使自己“成为完人”,成为“成全的人”。成圣,是分享天主的圣爱。天主是爱。
临行前,一家四口人,只允许带两套行李,其他财物一律被没收。所派住的生产队是最穷、最苦的地方。我们借用了一户人家的小凉房,阴暗潮湿而且小得可怜,是真正的蜗居。冬天烧饭,蒸汽灌满屋子,四壁流水,潮湿难熬。
原来,人生活不只是为了衣食住行,或拥有丰富的财物,人更是为了追求永恒的生命——享见造物主天主,这才是人最高的追求,以及最大的幸福。
与天主的关系必须永远排为第一,而那真正与人分享财物的福音精神是要扎根在信仰上的(参2012年4月25日本笃十六世周三接见群众道理)。但我们有时会经常把「爱德」这个词汇局限为精诚团结或仅是人道援助。
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宣扬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狂热的;(二)利用宗教妨碍国家司法、教育、婚姻、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的;(三)利用宗教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或者利用宗教损害公民身体健康,欺骗、胁迫取得财物的
1在我们的生活中,贪婪、骄傲,以及拥有、囤积、消费的渴望,往往占了上风,正如我们在福音比喻中看到的那个胡涂人的故事一样,因为他以为只要仓房里储存了足够的谷类和财物,他就可以高枕无忧(参阅:路十二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