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礼仪(音乐、艺术、建筑、灵诗、对联)等方面的融合本地化的传统与当代实践。未来可以有合作调研、考察研讨会,出版(中文、英文)。
记得当时曾作过一首诗,作为对大舅父的追思:惊悉噩耗泪沾巾,离世归天也匆匆。死后始觉长辈好,失去顿悟舅父恩。往事如烟挥不去,历次教诲忆犹新。从此事主更勉励,聊补内疚慰亡魂。
为了战胜恐惧和紧急状态的莫名力量,身为诗人和神学家的托伦蒂诺枢机指出一条道路,就是恢复与天主的亲密关系和对天主的信赖感。正如玛窦福音中说的,耶稣邀请我们以默观态度将自己完全交托于天主上智的安排。
在图画的下面有四首诗,第一首就开宗明义,说明“空”在神修中的地位。他说:“为了要品尝一切,请不要设法品尝任何什么。为了要认知一切,请不要设法认知任何什么。为了要占有一切,请不要设法占有任何什么。
啊,诗主,我已经拜倒在祢的脚前。只让我的生命简单正直像一枝苇笛,让祢来吹出音乐。”
教区韩英进主教在致词中表示:“诗以载道、歌以咏志、技巧为本、深情为魂、为魄!今天我们每个歌咏团将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伟大祖国的虔诚祈祷和祝愿。”
《异苑》里有这样一段奇诡的记载:说的是宁海乐安地方,有个人名叫章泛,20岁那年的某一天,他突然死了,在丧事料理妥当后,家人悲哀嚎啕准备出殡之时,死者一下甦醒过来。
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就是这句简单的话,使我们想起大诗人吉卜林(Kipling)的那首诗:我若高悬崖,母亲啊母亲,我知道你定会寻找我;我若沉溺深渊,母亲啊母亲,我知道你定会营救我;我若被判死刑,母亲啊母亲,我知道你定会为我祈求
知名作家蔡诗萍就向慈济喊话,要慈济从善如流,自己变更方案,争取支持。音乐人许常德则是建议慈济公开账目,赢得尊重。而一些婉君(网军)更是借机大肆攻击慈济。为了防止议题失焦,更多理性的声音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