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是方济各教宗的传记,也不是对其六年宗座职务的老生常谈之分析,内容配以一些轶事和私人交谈,一些促使教宗为令教会以基督为其唯一中心的奋斗行动。
这方面的工作长期以来都托付给女性,特别在私人领域里”。原定于3月底在亚西西召开的“方济各的经济”国际会议因新冠疫情推迟到今年11月举行,教宗方济各召集青年学者和经济人员,并邀请他们参与。
「记忆绝非私人之物;它是一条连结我们与天主、与他人的道路。」《圣经》叙述了人与天主的关系如何口耳相传、世代相承。那么,当记忆的链条断裂时,会发生什么事呢?
教会没有私人利益,因而能为众人谋利益。正因为如此,教会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聆听,也出于同样的理由,教会具有在世界范围应履行的责任。”在为穷人提供教育方面,天主教会站在第一线。
不过,没有人相信他对于教会的批判是缘于私人恩怨或者对于教会的仇恨。恰恰相反,他的批评来自于他对于教会深沉的爱。他对于基督宗教的爱是无可置疑的,其自始至终坚持自己的神职身份就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
教宗指出,来罗马朝圣是个「美好又勇敢」的讯号,因为它展现出在这盛行「个人主义、冷漠和排斥最弱小者」的当今世界上,有些企业家仍「心系着服务众人,不只关心私人或小圈子的利益」。这无疑是个「挑战」。
圣傅天娜修女深爱耶稣基督,她在日记中写下了祂给予自己的无数私人启示。如果四旬期不能守斋,对她来说将是一个极大的痛苦。她总是想为她生命中最伟大的爱竭尽所能,准备好并愿意为祂牺牲一切。
此外,每一个公共或私人团体都沉浸在这些宝贵、不可或缺、自由交流的时刻,此时共同的思想正在汇集。所有这一切都将反映在为使与会成员“相互了解和聆听”而制定的工作方法中,从而感受到自己“属于唯一的奥体”。
但那么多人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事,这样他们封闭在他们私人的空间内;这是令人伤心的。这产生忧愁。多少颗心灵在忧愁啊!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即是:人封闭自我。那么我们自问:我如何回应天主的邀请呢?
宗教不是私人的事,宗教是我们在天主前的喜乐。当基督信徒以圣体圣事为生活的中心时,会发生什么情形?阿林则枢机回答说:这基督信徒会成长,因为圣体圣事代表了教会献给天主的最高的敬礼。没有比弥撒更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