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圣神给与门徒们的一个特别的恩赐:“众人都充满了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宗2:1-11)。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非常惊奇地听到这些来自加里肋亚的门徒们说自己出生地的方言!
作者:沙百里神父,隶属于巴黎外方传教会,法国汉学家。(转自法广网)写在新教宗方济当选之际作者:叶声北京时间2013年3月14日凌晨4:51,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叫醒了。
这座天主教堂建于1898年,隶属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贵阳教区。为保卫中央在遵义开好会,红九军团坚守湄潭14天。在这段时间里,红军得到了休整。
谢纯爱,巴黎法文名字叫密龙(bnon),当时的年龄在50岁左右,是法国外方传教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
宗座外方传教会柯毅霖(GianniCriveller)神父,在论坛上主讲《利玛窦通往北京之路(1583-1610)》,回顾利神父在华期间的事迹。
第二天是我们朝圣的最后一天,早饭后,我们抓紧时间赶往巴黎外方传教会会院,拜见著名的传教士、汉学家沙百里神父,神父非常热情地欢迎了我们,还带领我们到修会后院被称作天主的花园里祈祷。
当时第一间亚洲的总修院于1664年由巴黎外方传教会在现时泰国称大城(Ayutthaya)的地方开设,加上1724年马国贤神父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建立华人圣家学院(ChineseCollegeoftheHolyFamily
1925年,罗马教廷将沈阳教区东边的教务,划归美国玛利诺外方传教会管理。
1610年利玛窦逝世后,其他传教修会如多明我会(亦译道明会)、方济各会(亦译方济会)、奥思定会、巴黎外方传教会也来华传教。随后传教士之间就包括名词译名在内的中国礼仪展开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昔日陈神父服务的圣若瑟堂(外景)香港主教座堂内陈发义神父遗像主教座堂三位助理司铎和本堂,从左到右:陈发义、韦格光、陈志明、卢真元(韩籍外方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