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弥撒讲道围绕福音事迹,强调常常有一种贬低耶稣形象的诱惑,认为耶稣至多是治愈者,而不认真对待祂的事迹。
在显现的地方涌出的泉水能够治愈不治之症。露德成为全世界信仰者的朝圣之地,百年中到此朝圣的人超过三四千万,圣母显圣迹时涌出的泉水至今长流不断,这神奇的泉水治愈的病人多达几十万。
基督是怜爱弱者的典范,当初,基督在巴勒斯坦一带巡游传道,当发现患病者和传染病人时,就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治愈病人,恢复他们的尊严。
慈悲禧年最珍贵的一份恩赐是治愈。主耶稣基督是我们灵魂和肉身的医生,他赦免了瘫子的罪,并恢复他身体的健康。耶稣愿意他的教会,藉着圣神的力量,也为教会本身的肢体,继续他医治和救恩的工程。
(玛15:21-28;谷7:24-30)这是一个著名的故事,她大声呐喊,恳求耶稣治愈其女儿,但结果却是被耶稣毫不客气地回绝。
因此,为他人治愈神形困惑及创伤则显得特别重要。耶稣向宗徒们发出了宣讲天国,治好病人的号召,让他们在对外福传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关心他们来日的福祉,也关心他们眼前的灾难与忧患。
是释放和治愈的救主,还是用罪带来内疚感来制服我们的可怕的天主?为了使我们皈依真天主,耶稣向我们指示出发点:即从祂的圣言开始。
教宗强调:“谁像获得治愈的撒玛黎雅人一样,知道感恩,就表示他不把一切视为理所当然,而视为一种恩惠,即使这些恩惠是经由人或大自然而来的,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天主。
教宗继续说:“阿夫拉特在他的23篇《讲解》中所谈论的议题不同,由于他忠于古叙利亚传统,所以经常把耶稣基督的救赎解释为一种治愈,也因此,耶稣被视为医师一样。那么罪恶就被认为是受伤,只有忏悔补赎可以治愈。
默想默想是信仰由脑到心的过程,也是在祈祷中我们与天主双向沟通的开始。我们常在默想中理解天主圣言(圣经章节、日课经文,或天主创造的大自然),领受天父的教导、阅读天父的家书,探索天父对我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