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篇读经中我们听到,许多当时的人犹太人没有认出保禄和巴尔纳伯带给他们的福音(宗13:14,43-52)。其实,在人类历史中,就是在我们的时代,许多人也常常没有认出教会所宣讲的福音。
第一篇读经取自《训道篇》,邀请我们像那两位门徒一样,直面自身的有限性,正视那些终将逝去的事物的短暂与空虚(参阅:训一2;二21-23);而答唱咏则作出回应,给我们呈现这个图像:“青草早晨虽然旺盛繁茂,傍晚割去即形枯槁
依43:16-21;咏126:1-6;斐3:8-14;若8:1-11四旬期第五主日的读经彰显着我们天主对罪人的慈悲,提醒人停止犯罪,并邀请我们对每一个人,特别是罪人,慈悲为怀。
通过今天的读经和福音,我们一起默想基督徒所信仰的天主,(1)基督徒的天主,(2)天主与人的关系,(3)天堂始于地上。
辅祭班:在弥撒中轮流辅祭。堂区义工组:负责主日天及大型活动秩序。圣言宣读组:负责弥撒中读经。领经组:负责祈祷时领经。堂区乐队:负责大节日弥撒中奏乐。朝鲜族教友团体。
参与礼仪,先该分析经文含义,读经员对读经、唱经员对歌词更该这样下工夫,进而完成礼仪的互动,这就是动感,延续远方。(全文完)
为了培养修士的服务与实践,复活节期间,培育团的神父们决定让神学班的修士到堂区帮忙过瞻礼,而我便是其中一位。短短的三天生活已经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在此我将看到的四个场景分享给大家。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
妻子蔡雪英更是热心,每天晚上全家念完经后,她自己还要独自祈祷,她是唱经班的一员,每周五来教堂学习唱歌。
《铎声》月刊于1940年左右,在北京创刊,后因战事停刊,十几年之后,改在新加坡发行,并由在罗马传信乌尔班大学任教的罗光蒙席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