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瑞士卫队的随军司铎将宣读宣誓词:“我发誓,忠信、忠诚、光荣地服务现任教宗及其合法的继承人,尽我所能献身于他们,在必要时,甚至牺牲我的生命来保护他们。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发挥当天福音的主题说:这是我问自己、问我的主教和司铎弟兄们的话语:我今天能如同耶稣那般活出爱吗?我记得初爱吗?我的爱如同第一天那样吗?还是工作、操劳让我关注其它事,多少忘记了爱?
假使你们这也不能,那也不能,我对你们能有什么办法?那你们需要的,就只有祈祷了!(录自傅文辉译:《旷野之声》,台湾,光启社,1980年,7页。)
我可能没有做过。但是,谁敢说自己从未想过,谁敢说自己一生清白、一无罪咎,从行为到思想。既如此,谁又有资格扔那第一块石头呢?
罗马朝圣与所有天主教信友一样,罗马是我神往已久的圣地。我的南京唱经班的教友早就嘱托过:去圣伯多禄教堂别忘为他祈祷。带着教友的嘱托我踏上朝圣之旅。诸圣节连同双休日有三天假期,亲家开车陪同前往。
我受礼泉县仪门寺会长杨生发的委托,带着全会人的渴盼,去四十华里以外的兴平请杨文波老神父为教友送弥撒行圣事。因为当时礼泉县仅有的兰哲益神父尚在铜川煤矿接受“改造”。在那艰难的年月,请神父谈何容易?
我的妈妈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在她的人生中遇到“风雨”时更能表现对天主的依赖,再靠着她那坚韧的意志,走完了她那不同寻常的一生。
马:我们家也不能算一个五好家庭,因为有很多比我们强的家,我不过在有生之年遵从主的教训,尽自己的本分罢了。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外教人家庭,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四岁的退伍军人,丈夫48岁因病去世。
这需要阅读《圣若望福音》第十章中耶稣关於祂自己的一番话:我就是门,谁若经过我进来,必得安全。这里指的是从罪恶的状态过渡到恩宠的状态。教宗在谈论门时指的就是蕴含在耶稣这句话中的神学意义。
天赐神父是我遇见的最最随和能随时随地放下自己身份架子的一位好神父。与真理相遇的途径,哪里都是哪里都有。对自我不设限的人来说,天主的启示遍布一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