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继续说,在另一方面,信徒们的自愿迁徙,则是扩大传播天主圣言范围的机会,这样,信仰的见证通过各个民族和各个文化,而能在天主奥体内更加顺畅的传播,并因而达到新的地域和环境中。
成了婴孩的圣言帮助我们了解天主做事的方法,好让我们能够越来越被他的良善和无限的慈悲来塑造。教宗谈了有关在心灵上为基督的降生作准备的反思后,也提到历经一个世纪在圣诞节庆祝时期搭马槽的悠久传统。
这个在1657到1666年间完成的古迹作品,时刻提醒着圣伯多禄继承人不变的职责:宣讲基督、解释并教导天主的圣言。正如在宝座上方的圣神引领人走向真理,祂也是慰藉者和代祷者,并在危急关头赐予正确的教导。
“因此,当我们的服务会变得平淡无奇,在僵化或平庸中‘走入迷宫’时,当我们在官僚主义和‘得过且过’的纠缠中不知所措时,我们要记住向上看,从天主那里重新启程,让祂的圣言光照我们,总是鼓起勇气重新踏上征途。
的确,在其它笔记中,可看到:“在道成肉身时,圣三并未取了人性,但在圣言,在道的人性中,我们瞻仰且也触摸到祂的神性。”
而我们蒙召与祂合作,首先便是要以感恩祭为我们生命的中心”;其次是要勤领圣事,特别是忏悔圣事;再者是要祈祷、默想天主圣言、行爱德、使我们能愈加相似于“慈悲天父”的那颗心(参阅:梵二文献《司铎职务与生活》法令
信德9本;礼仪工具类四种共10本:礼委1本、光启2本、信德7本;讲道读经释义类29本:礼委1本、光启19本、信德9本;礼仪祈祷类27本:光启9本、信德18本;礼仪年灵修期刊2种:光启《日用神粮》和信德《每日圣言
我们培训的特点是:每日上午是理论课,下午是见证分享,晚上利用现代媒体举行丰富多彩、很有创意的灵修活动。
目前他自己一直在用手机经常和亲朋微信视频,自己使用电脑查找资料、发照片及文字资料,自己用碗筷进食,一日三餐自己走去餐厅吃饭,自己每日献祭不赘……实在令人称奇、称绝!
(谷4:33)要想让生活在中国文化氛围中的听众明白耶稣的圣言,就需要我们学习和明白:“要让基督的话充分地存在你们内,以各种智慧彼此教导规劝,以圣咏、诗词和属神的歌曲在你们心内,怀着感恩之情,歌颂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