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一德时时讲,侍主爱人无私心。三偏三满天天省,四项原则路径明。五谢五拜日日想,祈祷刻苦年年功。六十金刚庆盛事,九十福传分秒争。七宗小罪通地狱,八端真福达天庭。百岁老骥犹奋蹄,千万信重步后尘。
医生检查后初步认为无大碍,主要还是压力太大外加缺氧而引起,要求我注意休息,并加以观察。等我拿到就医账单时,大吃一惊,那数目是我根本无法承担的。
在灾难面前,有信仰的人在祈祷,无信仰的人也在祈祷,我们都意识到人自己的有限,也期望来自天主(神)的救助。正如当时的犹太人在等待“自己想要的‘默西亚’”一样,今天,我们只是想祈祷来自“上天的救护”呢?
此外,梵蒂冈图书馆所保存的手抄本,虽然提供了某些经文的校订,和一些中古时代的礼仪注释,但对于研究“古代和公认的作家”(veterumetprobatorumauctorum),却无大裨益。
(德30:15~16,23)福祸无门总在心,作恶之可怕,不在别人发现,而在于自己知道;行善之可嘉,不在别人夸赞,而在于自己安详。心灵上有灰尘和污垢是心灵健康的最大敌人。
一时山居,无翰墨纸张。”陈宗胜一听,忙命随从拿出笔墨。未等纸墨铺好。孙思邈指示太监,将药物放置于一块大磐石制成的石臼中,并告知表已写就,石头上有上帝赐给皇帝的药方,君可抄录下来上呈天子。
自觉生平无大过,若寿数未绝,请即令痊愈;若寿限已到,亦即令早溘逝,免受此淹缠之苦。”此信焚烧未到半个时刻,李幼泉忽然梦到城隍派人持请柬招唤。李随之前往,与城隍爷款语片刻即返回。
尽管我们知道上主是他们的首牧,但对以色列民族来讲上主的代理人是理所当然需要的,这样就不会形成羊群无牧的困境。例如在旧约中,上主特选梅瑟和亚巴郎作为他的代理人来带领以色列子民逃离埃及。
耶稣君王堂自1938)、南山北麻嵌村(主之母堂自1910)、龙华镇南白石龙(圣弥额尔堂自1868年传入,1929建堂)、石岩镇水田村(善导之母堂)、龙岗区坪地镇的葵涌镇土洋(玫瑰堂1926)、汤坑(圣母无染原罪堂
清朝未年,眉县大旱,庄稼无收,灾民群聚圣山逃税抗赋,官府发兵围剿,大炮连击圣山,建筑被夷为废墟,因山上的弹坑随处可见。故又易名为“炮窝山”。后经候志文司铎率领教友于本世纪初重新修建,恢复旧观。